防英美情搜 港府拚今年23條立法

香港政府期望在今年,最遲明年進行《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工作。(中新社)

香港政府期望在今年,最遲明年進行《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工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昨接受香港商業電臺訪問時說,國家安全在過去一年出現新挑戰,去年英國及美國情報組織公佈加強在香港及大陸的情報蒐集工作,法律必須防範他們,必須令想違法的人,連違法都不敢,事後懲處已經太遲。

香港特首李家超日前接受媒體專訪宣告,經歷2019年「黑暴」後情勢有變,外國勢力不斷企圖插手干預香港事務,故穩妥防範甚爲重要,要求保安局草擬23條立法第二稿,尤其針對間諜活動、僞裝組織,及新媒體新科技等手段,「期望今年,或最遲明年完成整個工作」。

不過,港府日昨向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提交本年度立法議程,共有34項立法草案,包括因應海外律師能否在港處理國安案件的《法律執業者(修訂)條例》草案,惟未見《基本法》23條入立法議程。

此外,香港財政預算案將在下月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出席電臺節目時表示,今年會否繼續發消費券,現階段未有定論,因每次發消費券都花費不少公帑,亦有人考慮到對財政穩健的影響,強烈反對派發消費券。疫情期間經濟下行壓力大,政府實施逆週期政策爲市民減輕壓力,但發消費券開支大,今年財赤將有超過千億港元,而財政穩健對社會同樣重要,讓香港在遇上大風浪時「頂得住」,政府要小心平衡,總體來說有政策要調整,目前情況不可如之前大手筆,需保留足夠財力面對未來可能的壓力。

他稱,今年將會採取中間偏鬆的財政策略,雖然經濟好轉,但大部分市民對經濟的體感溫度仍是乍暖還寒,過去幾年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花了幾千億港元,但有需要投資未來發展,兩者如何兼顧需聆聽公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