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寶島 開啓臺灣舊時光

中央市場的一天》在當年則被認爲暴露太多市場的髒亂面,而不獲播出。(臺灣國際紀錄影展提供)

近半世紀前拍攝的「芬芳寶島」系列電視紀錄片,以16mm膠捲拍攝,如今將在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重回大衆視野。特別的是,本爲臺語配音旁白的記錄片,因當年國語政策,當年影片均以國語播出。此次選映作品《大甲媽祖回孃家》不僅將播出臺語數位修復版,也將播出當年被禁播的《中央市場的一天》。

策展人林木材表示,「芬芳寶島」被認爲是臺灣重要的「鄉土紀錄片」,在主流媒體多被黨國壟斷的當年,「芬芳寶島」的出現象徵着一種迴歸本土民間影像解放,爲紀實影像拓出了一條新道路,具高度文史價值。其中,共有3部數位修復作品,包含《淡水暮色》、《中央市場的一天》及《烏魚來的時候》,將於影展世界首映,十分可貴。

「芬芳寶島」系列共約34集,於當時的國營電視臺中視播映,首季1975年開播,第二季則於1980年年底播出。內容主要紀錄的是臺灣各地的民間影像,但在戒嚴年代,也不乏經官方指導。例如因國語政策,被規定改以國語播出的《大甲媽祖回孃家》與《咚咚響的龍船鼓》。《中央市場的一天》在當年則被認爲暴露太多市場的髒亂面,而不獲播出。

《大甲媽祖回孃家》及《咚咚響的龍船鼓》能保有臺語版本流傳至今,也是一段有趣插曲。林木材於《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一書中指出,原來「芬芳寶島」系列的監製公司,是由製造白蘭洗衣粉國聯工業公司出資,而白蘭洗衣粉一直擁有一批以女性爲主組成的廣告大隊,除下鄉推銷產品外,也帶着臺語版本的影片在鄉鎮巡迴,多年後,這批影片被捐入影視中心典藏,才因此留下正宗臺語版影片拷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