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通專利一把抓又分蝕中階市場...聯發科「忍很久」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右)和共同執行長力行。(圖/記者周康玉攝)

記者周康玉/臺北報導

公平會11日晚間祭出鐵腕重罰美國行動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234億元,高通喊冤;而競爭對手聯發科(2454)經過一晚緘默後,在今(12)日中午發重訊表示支持。然而在產業競爭的場域中,爲了避嫌,很少會對競爭對手發表言論,這回聯發科被認爲是對於將無線通訊專利一把抓的高通「忍很久了」,才罕見對此判決發表聲明,希望藉此表達對市場公平競爭的期許。

對此聯發科發言人顧大爲澄清,並非第一次對此類事件發表聲明,2015年高通被中國反壟斷重罰時,聯發科也發佈過重大訊息,聯發科是以資本市場的角度判定,對於有可能影響公司生意或股價的事件,纔會發表聲明,外界不需多加臆測。

從去(2016)年中開始,聯發科在中國的中階智慧手機市場逐漸失利,市場人士認爲,主因是聯發科沒趕上中國基頻晶片的升級,讓高通有機可乘。去(2016)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宣佈要求當年度的10月1日後入庫的手機均需要支持LTE Cat7技術或以上,對於當時才新發布X20的聯發科來說,僅僅只支持到cat6,被市場評爲是「全軍覆沒的節奏」。

高通一直在行動通訊基頻晶片市場具獨佔地位,對於無線通訊專利更是一把抓,只要有生產品牌手機,都得向高通繳權利金(royalty),就連高階智慧手機龍頭老大蘋果每生產一支手機都因此得「被抽成」,市場傳言,聯發科是「以手機價格的5%」作爲權利金的公定價格

身爲同業的聯發科而言,也因爲高通握有太多專利被緊緊掐住;據悉,高通要求聯發科簽約,內容是聯發科不用直接付權利金給高通,但必須把他的下游廠商名單交出來,讓高通對下游收取權利金。

從技術面和市場競爭態勢,高通幾乎是壟斷,按照美國反托辣斯法,可能早就遭到制裁了,因此高通曆年來遭到中國韓國以反壟斷制裁,如今臺灣公平會祭出鐵腕,倒也不顯意外了。

▼聯發科Helio X30。(圖/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