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進水泥的屍體,到底是怎麼被發現的

出租屋裡牆壁藏屍、水泥墩中驚現斷肢、施工現場挖出頭骨......每一個高樓林立的城市裡,都流傳着“水泥封屍”的都市傳說。

5月8日,安徽省阜陽市一起“水泥封屍案”宣佈告破。這種獨特的作案手法,也隨着一紙警情通報,從傳說走進了現實[1]。

可是,被牢牢封進水泥墩的屍體,究竟是如何重見天日、沉冤得雪的?

水泥作爲最主要的建築材料之一,無論是施工現場,還是居家裝修,它的身影無處不在。到建築材料市場購買水泥,很少會引起鄰里的懷疑,而且只要經過大約6個小時的水化和硬化過程,水泥便會凝結爲堅硬的石狀體[2],輕輕鬆鬆就將包裹其中的東西“隱於世”。

如果再往水泥中加入一定量的砂石,就能製備出抗壓能力更強的混凝土[2]。混凝土凝固硬化後形成的石狀體,硬度更大,更不容易被破壞或侵蝕。

水泥是建築材料中常見的粘合劑,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 / 圖蟲創意

殺人犯幻想着將屍體封存於水泥後,就能與各種建築物融爲一體,完成一次教科書級別的“完美犯罪”。這如意小算盤,連閻羅王都聽得一清二楚。

然而,被封存進水泥中的屍體,卻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持續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

腐敗菌一般在人死後3到6小時開始在腸腔內繁殖[3]。但是,以石灰爲主要成分的水泥和混凝土,不僅提供了高鹼性條件,而且還將屍體與外界隔絕[4][5]。這樣一個空氣不流通、氧含量較低的環境,削弱了腐敗菌生長繁殖的速率[3][6]。

食肉類、齧齒類的動物對屍體的啃食,也會加速屍體自然腐敗的過程[7]。水泥和混凝土營造的密閉環境,恰好保護了屍體免受動物捕食者的破壞[5]。

雙重疊buff下,屍體的腐敗進程明顯變慢了[8]。

在昆蟲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屍體腐敗過程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和特徵 / Unsplash

正常情況下,死後24至48小時,屍體開始出現腐敗現象,5~7天便會形成臭名昭著的“巨人觀”,而成人地面屍體全身白骨化的時間,也只需要花費6個月以上[9]。然而,一具被嵌入混凝土的女性屍體,在5年零10個月後被發現時,仍呈現出良好的保存狀態[10]。

此外,有關屍體化學分解的研究表明,腐敗與多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相關,屍體散發的氣味,還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11]。

也就是說,將屍體封存入水泥或混凝土中,不僅不能防止屍臭味的產生和瀰漫[4],還由於延緩腐敗,將惡臭氣體的生產戰線拉得更長。

看似密不透風的水泥塊,其實內部本身就有很多微小裂痕[12]。雖然有的裂縫寬度僅0.05mm,但也足夠讓臭味滲出[13][14]。

水泥的質量取決於原材料的配比,普通人難以保證與工程施工一樣的高標準 / 圖蟲創意

何況,屍體的存在也給水泥塊埋下了開裂的隱患,屍臭味根本無處遁形。

正常情況下,混凝土中的碎石會在自身重量的影響下逐漸下沉,最終讓泥塊整體“矮一截”[15]。混合均勻的混凝土每個部分的沉降量相似,內部不太會“互相拉踩”,產生不均衡的拉力。

但裹着屍體的情況就得另當別論了。

一部分碎石在碰到屍體後就停止下沉,而屍體旁邊的顆粒尚且長路漫漫,還有很多下沉的餘地。當各部分的沉降量相差過大,引起的收縮力一旦超過混凝土的抗拉界限,就會讓水泥塊開裂[15]。

屍臭通過這些裂縫鑽出地表、牆壁,鑽進每一個路人甲的鼻孔裡。雖不至於遺臭萬年,但臭上幾周、幾個月綽綽有餘,足以讓周邊人忍不住懷疑“隔牆有耳”“牀下有人”,足底有亡靈。

此外,溫度、溼度、空氣腐蝕性等環境因素的變化,還可能會讓這些縫隙變得越來越大。如此一來,炎炎夏日裡,或是在海風侵蝕下,從水泥桶裡“蹦”出來半顆頭骨或一隻腳也就沒什麼好稀罕的了[12]。

逐漸開裂的水泥塊,爲更早發現屍體提供了重要線索 / 圖蟲創意

不過,與凝成硬疙瘩的水泥塊相比,更容易“破防”的可能是兇手自己。

在國外大部分水泥封屍案中,兇手會就近封屍,地點不是在自家地窖與閣樓,就是屋外的花園和球場[16]。受害者還通常是和兇手住在一起的、關係親近的婦女或兒童[5]。每天走過路過無法錯過,時間久了,心裡的恐懼或愧疚總有兜不住的一天。

況且,警方在調查排查失蹤人羣的關係網時,第一時間就會拜訪他們的親友。在幾番懷疑和詢問之下,失蹤案變兇殺案的情況也不足爲怪。一項國外研究水泥封屍的報告指出,在罕見的6個案例中,有5例都是嫌疑人自行供認了犯罪事實[16]。

即便兇手內心強大,屍體也藏得很深,經年累月都不見天日,也並不意味着就逃過了牢獄之災。依然還會有施工隊、搶修隊“替天行道”,光顧你的案發現場,讓真相重見天日。

法醫學研究曾報道過一個跨越20年的水泥封屍案,拆遷隊用打樁機鑿出的顱骨,讓來自1998年的兩具冤魂得以瞑目[8]。

被封進水泥的屍體,生前的特徵和損傷很可能被保留下來 / Unsplash

封在水泥中的屍體一旦被發現,距離兇手進大牢的時日也就不遠了。

雖然水泥延緩了屍體腐敗,會影響法醫對屍體死亡時間的判斷[4],但也正因如此,犯罪現場和死者的身份信息得以被保留下來。

在水泥灌注這種鹼性環境下形成的屍蠟,可以保留勒痕、骨折等生前損傷痕跡,幫助法醫確認死者的真實死因[17][18];警方還能利用倒模的方法,用原本覆蓋死者的水泥塊,製作出死者臉部或手部的硅膠模具,從而進行身份識別[5]。

水泥或許能封心,但永遠封不住兇手殺人的殘暴與現實。

參考文獻

[1] 潁東警方.(2024).警情通報.

[2] 趙再琴,李建華,趙紅.(2020).《建築材料》.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3] 陳祿仕.屍體腐敗程度與死亡經過時間的實驗研究[J].法醫學雜誌,1999(04):196-198+254.

[4] Schotsmans, E. M., & de Voorde, W. V. (2017). Concealing the crime: the effects of chemicals on human tissues. Taphonomy of Human Remains: Forensic Analysis of the Dead and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Forensic Analysis of the Dead and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335-351.

[5] Forcucci, J. A., Damron, A. T., & Batalis, N. I. (2013). Examination of Human Remains Encased in Concrete: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cademic Forensic Pathology, 3(3), 336-343.

[6] 李錦標,吳錦良,胡春元.殺人碎屍後用水泥凝結屍塊案件的法醫學分析[J].廣東公安科技,2007(02):27-28.

[7] 李潤之.環境因素對屍體現象的影響[J].法制與社會,2016(05):263-264.

[8] 丁楊,陸雪松,魯琴.兩具水泥掩埋屍體死亡時間推斷[J].法醫學雜誌,2020,36(02):278-279.

[9] 陳婷婷 & 楊宇雷.(2023).晚期屍體現象與死亡時間68例.中國法醫學雜誌(03),316-320+324.

[10] Doberentz, E., Wöllner, K., & Madea, B. (2014). Corpse disposal by embedding it in concrete--a rare form of preserving a body over a period of 5 years and 10 months. Archiv fur Kriminologie, 234(3-4), 114-126.

[11] Franois, V. , Perrault, K. A. , Caparros, M. R. , Dubois, L. M. , Francis Frédéric, & Eric, H. , et al. (2017). The odor of death: an over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BioScience(7), 7.

[12] 何興鋒 & 薛恆.(2013).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eds.)陝西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第三屆青年優秀科技論文集(pp.181-183).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分局.

[13] 鄒清華,劉建儀,王才文,祁帥 & 林德明.(2022).混凝土裂縫原因分析與控制措施.城市建築空間(S2),916-917.

[14]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2016).職業性氨中毒認定參考指引.

[15] 吳浪,楊玉仙,閆浩靜,段加強 & 王博.(2023).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影響因素及解決措施.(eds.)2023年全國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交流會論文集(下冊)(pp.873-876).雲南潤諾建築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16] Preuß, J., Strehler, M., Dressler, J., Risse, M., Anders, S., & Madea, B.(2006). Dumping after homicide using setting in concrete and/or sealing with bricks—Six case reports.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159(1), 55-60.

[17] 復旦大學精品課.(2010).第三章 死後變化.

[18] Gibelli, D., Di Giancamillo, A., Taborelli, A., Porta, D., Andreola, S., Ferro, F., ... & Cattaneo, C.(2013). Burial of piglet carcasses in cement: a study of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alterations on an animal mode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and Pathology, 34(1),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