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俊昊名作《駭人怪物》靠3平民殺死巨大怪魚!其實選用武器有寓意

文/樂偉

在衆多奉俊昊導演的舊作中,《駭人怪物港譯:韓流怪嚇)》絕對是爲他奠定出在南韓電影界中,最懂創造出天馬行空故事鬼才導演地位的一部作品。

▲《駭人怪物》是奉俊昊經典舊作之一。(圖/翻攝自Daum Movie)

這部2006年的舊作,是講述因爲駐韓美軍把過期的有毒化學物質傾倒入漢江後,一條不明生物受此感染,變成一條會吃人的大怪魚,四處破壞讓南韓陷入史無前例的國家危機。

有看過電影的朋友,相信知道故事的結局當然是怪魚被殺害,社會回覆平靜。但是,把怪魚擊退的不是南韓政府,也不是官員在市面上噴發的「黃色藥劑」生化武器,而是歸功於3個平民百姓合力功勞

▲《駭人怪物》樸海日。(圖/翻攝自Daum Movie)

樸海日在片中手拿着點燃的汽油彈,一邊向怪魚投擲;後來,怪魚被澆上火水,樸海日原本想向怪魚投擲最後一瓶汽油彈,卻竟不幸失手了,當絕望之際,曾是國家射箭選手的裴鬥娜便拿着弓箭,把掉在地上的火頭插在弓箭頂,一箭射出命中怪魚要害。正當怪魚想躲回漢江脫身時,宋康昊便拿起巴士站標示柱,直插怪魚,最終把它殺死。

擊退怪魚最後的那一幕,絕對盡顯奉俊昊導演極富想像力心思,把韓國人古今民間抗敵的兩大物件—「弓箭」與「汽油彈」放在那裡,展現出百姓力量比國家更有能力。

▲《駭人怪物》裴鬥娜。(圖/翻攝自Daum Movie)

首先,弓箭是朝鮮民族自古以來最引以爲傲的武器。昔日中國人以「東夷」稱呼朝鮮半島人,而「夷」一字就是包含着「弓」與「大」的意義;另外,高句麗開國國君朱蒙,與朝鮮開國太祖李成桂,都是以騎射弓箭實力超卓見稱。

而且,在朝鮮時代選拔武官技能考試科目中,騎馬和射箭也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因而民間也尤其崇尚學習弓箭技術,既能強身,也可以訓練心理質素。所以,有歷史學者因此說中日韓三國各有專長,「中國是矛,日本是刀,韓國是弓」,是以弓箭在韓國特別發達的武器原因。

▲《駭人怪物》宋康昊。(圖/翻攝自Daum Movie)

至於「汽油彈」,相信不用多詳細介紹,南韓大學生跟獨裁政權對抗時期,他們手上最大的抗爭力量,就是依賴這些以燒酒瓶製成的「汽油彈」。翻查紀錄,南韓大學生最早於1971年,當時的漢城大學學生因反對政權立下的「停課令」而發動抗爭,便首次使用了汽油彈。

到了80年代以後,全斗煥政府持續鎮壓示威,學生們便開始大舉使用「汽油彈」反抗,而當時主要由被稱爲「示威死守隊」的學生組織負責投擲。

「示威死守隊」就是站在示威最前線的學生,也是80年代大學生自發組織的團體。由於80年代全斗煥政權禁止學生組織街頭示威。爲了打破這種局面,學生們因而成立專門的示威組織,即是「示威死守隊」,主要負責衝破警察防線

▲《駭人怪物》平民使用的武器有寓意。(圖/翻攝自Daum Movie)

例如當學生在街頭派發傳單、叫喊口號後,埋伏在四周附近的警察機動隊,便會從四方衝過來,一邊射催淚彈,一邊追捕那些學生。就在那刻「示威死守隊」便會出現,他們一行40人左右,向警方的位置投擲汽油彈,讓原來的學生向後方逃退,保護普通學生,並跟機動隊正面交鋒。但由於他們都是經過猶如軍隊一樣的紀律鍛鍊,不少時候都能成功逃脫。

而奉俊昊導演便刻意地把這兩種韓國人古今的物件,成爲了最終殺退怪魚的關鍵,盡見他的創意所在。

本文出自外稿作家,由鐘樂偉【舊片重溫 — 《韓流怪嚇》以弓箭與汽油彈擊退怪魚】授權提供►看更多鐘樂偉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