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魔咒太可怕 醫曝2故事笑稱:今天開始吃一舉兩得

鳳梨醫療現場是禁忌食物,吃了會讓工作忙不完。(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灣鳳梨遭中國大陸禁令,現在政府發起全臺民衆吃鳳梨運動,但鳳梨對某些行業其實是禁忌食物,特別是在醫療現場。中山附醫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以自身經驗分享,吃鳳梨的威力真的很驚人。不過,這次鳳梨事件讓他轉念思考,臺灣因爲防疫做得太好,兒童急診量大跌,趁此機會多吃鳳梨,幫助農民,也一起拯救兒童急診行業,似乎也是一舉兩得之事。

謝宗學日前在「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表示,雖然有人發表論文證明鳳梨跟醫院工作忙碌程度無關,但他個人親身經歷卻和論文結果不同,有兩個小故事跟大家分享。

他提到,第一個故事發生於在兒科病房實習的時候。某天夜班晚餐時刻,當時病房十分平靜,住院病人沒有抱怨、門急診沒有新病人,他和一羣護理師在護理站用餐間悠閒地享受晚餐和聊天打屁。飯後,其中一位護理師突然發現桌上有一盒病人家長贈送的鳳梨酥,她說想當飯後甜點,他和同桌其他護理師紛紛出聲阻止,拜託她忍耐一下,下班後再帶回家吃,她表示有股衝動一定要馬上吃,真的無法忍耐,隨即伸手撕開鳳梨酥的外包裝

謝宗學說,當鳳梨酥接觸到空氣的那一剎那,護理站的電話突然響起,急診室有新病人要住院,掛上電話後,電話如連珠炮彈般再度響起,門診、急診接二連三出現大量需要住院的病童,他和病房護理師開始瘋狂地接新病人。當他拖着疲憊的身軀再次踏入護理站用餐間時,已經是隔天凌晨兩點,外包裝被撕開的鳳梨酥仍孤獨、靜靜地躺在餐桌上,再也無人理會

第二個故事發生於謝宗學剛升主治醫師的時候。他回憶道,當時兒童急診人力缺乏,需要病房資深主治醫師幫忙值白班,其中一位大老級主治醫師每次值班時病人都超少,看到我們專任兒童急診醫師時不時訓斥,念我們爲什麼總是抱怨急診室工作多忙多累?明明病人很少、很悠閒,到底在抱怨什麼?

有一天這位大老級主治醫師值急診班時病人突然爆多,不但一般急症病童多,重症需要急救的病童也不斷出現在急救室原本病人數較少的白班兒急整個被擠爆。謝宗學在夜班接班時,大老級主治醫師疲憊地說原來你們常常過這樣的生活眼中充滿尊敬之意。

幾天後上班,那天病人爆多的原因揭曉了。急診室學長神秘地把謝宗學拉到角落小聲問他,你知道那天大老級主治醫師上班時爲什麼來診量突然暴增?學長才說,那天他特意把三包鳳梨酥事先藏在診間,想說賭賭看能不能讓大老級主治醫師經歷我們平常過的生活,體會我們的辛勞,沒想到效果出乎意外驚人,鳳梨果然可怕!

最後謝宗學說,鳳梨到底會不會增加醫院工作忙碌?論文分析似乎沒這回事,但他親身感受卻格外不同。現在臺灣防疫太成功,兒童急診來診量大跌,適逢對岸打壓臺灣鳳梨,因此他決定開始吃鳳梨和鳳梨相關製品,除幫助農民外,或許有機會一併拯救岌岌可危的兒童急診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