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面挹注全臺進帳1597萬噸用水 這座水庫吃最飽

根據水利資料,27日凌晨零時至今天下午4時,石門水庫累49.8毫米降雨量,相當於480萬噸水,約是桃園市4天用水。(本報系資料照/呂筱蟬攝)

鋒面增強影響,27 日起各地有陣雨雷雨,北中南水庫也有進帳,稍微緩解龐大的用水壓力。水利署資料顯示,截至今天下午4時止,已爲全臺帶來1597萬噸水,相當於全臺1.5天水量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這幾場雨主要集中在苗栗以北地區,也有下在集水區石門水庫鯉魚潭水庫、明德水庫等是最大受益者,能稍稍緩助日益下降的水位;不過,也因土壤乾旱太久,多數雨量都被幹涸的泥土吸收,還沒有辦法完全解除旱象

中央氣象局預報顯示,今天下半天起鋒面遠離,降雨逐漸趨緩,要等到5月5日纔有另一波鋒面抵達,屆時北部、東半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局部短暫陣雨。

根據水利署資料,27日凌晨零時至今天下午4時,石門水庫有49.8毫米降雨量,相當於480萬噸水,約是桃園市4天用水;新竹寶山與寶山第二水庫降雨量爲64.8毫米,相當於120萬噸水,也是新竹地區2.5天用水。

目前水情燈號紅燈的中部地區,降雨也有挹注當地水庫,約替鯉魚潭水庫帶來170萬噸水量、德基水庫則有150萬噸,日月潭水庫與霧社水庫有150萬噸、湖山水庫有100萬噸。其中,鯉魚潭水庫與德基水庫主要供應臺中地區,兩者相加爲320萬噸水,相當於臺中市2天用水量。

南部地區的南化水庫有28萬噸水進帳、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也有30萬噸,高屏溪流量也逐步回升,目前爲每秒6立方公尺,經濟部王美花下午到高雄視察水情時指出,高雄水情目前趨於穩定,而經濟部與高雄市政府攜手鑿62口抗旱水井預計5月底前可每日增加48萬噸水。

王美花指出,其他地區水庫雖有助益,但是否代表旱象已解除,仍要多觀察,下週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將召開工作會報,再做整體研判

水利署官網顯示,主要水庫水位仍低,如石門水庫蓄水率20.8%、寶山第二水庫5.2%、永和山水庫4.9%、明德水庫9.2%、鯉魚潭水庫5%、德基水庫3.5%、霧社水庫7.6%、曾文水庫8.9%、南化水庫20.8%、阿公店水庫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