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1症狀」以爲更年期現象 貧血就醫竟是癌前病變

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醫師林玉珊提醒,女性朋友經期紊亂及反覆子宮異常出血,應尋求專業醫療檢查與診治。圖爲示意圖,非當事病患。(大里仁愛醫院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47歲廖小姐近1年月經量突然暴增,不僅1至2小時就需更換衛生棉還合併排出大血塊,且經期常超過1個禮拜,原以爲是更年期亂經,近日卻出現頭暈、呼吸容易喘、蒼白等貧血症狀,檢查發現是子宮內膜異常增厚,屬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幸經3個月黃體素治療後恢復正常,貧血得到改善。

大里仁愛醫院婦產科醫師林玉珊說,卵巢功能下降導致經期紊亂及子宮異常出血,是更年期前期女性常見的症狀,因此常被視爲正常。然而,更年期女性面對異常出血,若症狀持續卻沒有就醫檢查,可能錯失早期診斷惡性疾病的時機。

林玉珊表示,子宮異常出血涵蓋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或非經期(兩次經期之間)的不規則出血,大致可分爲子宮結構上與非結構上的異常。子宮結構病竈包含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瘜肉、子宮內膜增生以及子宮內膜、子宮體或子宮頸及陰道的惡性腫瘤;非子宮結構則涵蓋卵巢排卵異常、凝血功能異常、及醫源性如中西醫藥物或保健食品等。

至於子宮內膜增生的風險因子和子宮內膜癌相同,可視爲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常見的風險因子包含肥胖、多囊性卵巢、較晚停經、乳癌荷爾蒙治療、未生產過的婦女。

她說,診斷異常出血時,超音波可以顯示可疑的子宮內膜病竈及子宮的腫瘤,而內診合併子宮頸抹片可以篩檢子宮頸的癌前病變及癌症。若懷疑有子宮內膜病竈,或腫瘤壓迫子宮腔,則可安排子宮鏡檢查,可看清楚自陰道至子宮腔內的影像,合併病竈切片,有很高的正確診斷率。

林玉珊提醒,若女性朋友經期紊亂及反覆子宮異常出血,應尋求專業醫療檢查與診治。另,國健署也提供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可提早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及子宮頸癌,呼籲大家多利用,確保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