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缺工有原因 外送平臺調查「超過一半人在兼差」

外送平臺調查發現,超過一半外送員「有其他收入來源」。(Uber Eats提供)

來臺8年的Uber Eats,近來進行大規模問卷調查,指Uber Eats在去年爲臺灣貢獻逾800億元經濟產值,更爲使用者創造超過840億元「消費者剩餘」(購買者自認獲得的額外利益)。調查並發現超過一半的外送員,還有其他收入來源。

「2023 Uber Eats 經濟影響力報告」於18日發表,調查對象包括消費者、外送合作伙伴、商家合作伙伴。其中高達7成外送員認爲「工時安排彈性」,是使用該平臺接單的主要原因;68%享受自由工作者的身分;53%的人表示,除了外送,還有別的收入來源。

以往薪資偏低的服務業祭出高薪徵才,但包括餐飲業、觀光旅館業等,職缺仍補不滿,顯然不是錢的問題;上述調查多少提供了服務業缺工的背景說明,「求職者嚮往彈性」。

兼差情況不僅反映在外送業,連有正職的上班族也開始接case,尋求下班以後的工作機會。對兼差族來說,除了勞健保投保單位可能沒那麼穩定,收入反而增加了,那爲什麼要找一份「會綁住自己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