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虧超22億“戒掉”炒股,雲南白藥最多擬投近180億理財

在股市“鏖戰”多年之後,雲南白藥突然決定,暫時從股票市場抽身而退。

雲南白藥(SZ000538)1月17日晚間披露的最新一期投資者調研會議記錄(下稱“會議記錄”),稱已於2023年三季度退出全部二級市場證券投資,並計劃於2024年也不再開展二級市場證券投資業務。

三季報顯示,截止2023年三季度末,雲南白藥交易性金融資產餘額爲2.87億元,與高峰期的112億元相比,僅剩零頭。同時,雲南白藥在理財方面動作頻頻,將自有資金投入低風險理財、存款產品中。

有業內人士認爲,雲南白藥選擇收縮證券投資,或與此前投資虧損嚴重有關。2021年、2022年,雲南白藥在股市的投資開始出現大幅虧損,浮虧超22億元,並一度導致業績增收不增利的尷尬。

“戒掉”炒股轉投理財

根據會議記錄,截至2023年9月末,雲南白藥交易性金融資產餘額2.87億元,較年初下降 88.13%。主要原因是2023年三季度處置了公司持有的全部小米集團股票(01810.HK)及部分基金投資。

減倉此前已有徵兆。早在2022年3月的一則投資者調研會議記錄中,雲南白藥就表示將會逐漸減持二級市場上的證券投資組合,擇機地退出。在2022年12月的一份董事會決議公告中,雲南白藥再次強調將擇機妥善處置公司當前所持有的二級市場股票投資,逐步退出,不繼續增持。

近年來,雲南白藥正逐漸從股市向理財“調倉”。

2020年末,雲南白藥的交易性金融資產餘額“峰值”達到112.29億元。2021年~2023年期間,交易性金融資產餘額開始逐漸“縮水”,2021年末交易性金融資產餘額47.20億元;2022年末爲24.16億元。而到2023年三季度末,餘額僅爲2.87億元,已縮水爲“個位數”。這也意味着2年多時間內,雲南白藥交易性金融投資的錢就減少了近120億元。

與此同時,雲南白藥開始“調倉”至低風險理財產品。2023年12月27日,雲南白藥在董事會會議中審議通過了《關於2024年利用閒置自有資金開展投資理財的議案》。

據該議案,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雲南白藥擬使用自有資金進行理財,投資總額度(含存款類產品)不超過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45%(含)。如按2023年三季度末淨資產398.9億元估算,這一額度上限約爲179.5億元。

而在理財投資“購物車”中,雲南白藥擬投資範圍包括銀行存款類產品、各大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貨幣市場基金、國債逆回購及債券、債券型基金/資管計劃等。與2023年相比,已不包含混合型基金、混合型資管計劃、股票或股權型基金、股票或股權型資管計劃等項目。

此外,根據2023年8月雲南白藥公佈的新投資理財管理制度規定,公司投資理財產品的底層基礎資產必須清晰可控,基礎資產不能夠涉及股權、股票、各指數等權益性資產、各類衍生品以及受限制類、淘汰類等敏感性行業。並限制投資理財產品的風險評級爲R2級(含)以內。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也意味着雲南白藥2024年投資計劃將基本以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存款產品爲主。

與股市行情波動有關

雲南白藥“戒掉”炒股轉投理財或與近年市場變化有關。

近年股市表現都相對低迷。2024年開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低迷。在年初跌穿2900點後,1月17日,A股市場再度創下年內新低,上證指數下跌2.09%,報2833.62點,創下三年半的新低,並在18日一度跌至2760點左右。

港股市場也長期陷入頹勢。2021年2月達到階段性高點31183點後,恆生指數開始震盪走低。截至發稿前,恆生指數爲15394點,跌去將近一半。

行情波動下,雲南白藥此前重倉的多隻港股、A股企業市值也開始大幅縮減。

在2020年前後,雲南白藥開始大規模進軍股市,購入小米集團、騰訊控股、貴州茅臺等多個標的,一開始收益頗豐。據年報,2020年雲南白藥期末交易性金融資產爲112.29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達到22.4億元,其中僅小米集團報告期內浮盈就高達15.16億元。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小米集團等股票也成爲此後雲南白藥鉅虧的關鍵。

2021年開始,雲南白藥炒股開始遭遇“滑鐵盧”。 2021年,雲南白藥收入363.74億元,同比增長11.09%,但淨利潤爲28.04億元,同比減少49.17%。增收不增利的關鍵之一,在於當年雲南白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減少約19.29億元。

進一步來看,證券投資失利是“罪魁禍首”。年報顯示,雲南白藥當年重倉的10只證券中有6只在報告期市值大幅下跌,報告期浮虧16.14億元。其中虧損最嚴重的投資標的是小米集團(01810.HK)、騰訊控股(00700.HK),報告期損益分別爲-14.04億元、-1.05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雲南白藥已將騰訊控股全部清倉,但仍保有小米集團賬面價值17億元的股份。

2022年,炒股帶來的陰影還在持續。年報顯示,2022年雲南白藥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再次減少近6.2億元。在其重倉股票中,小米集團仍是虧損重災區,報告期損益爲-6.22億元。不過或許是在觀望出手時機,2022年末,雲南白藥持有小米集團股票的賬面價值仍有10.78億元。

綜合上述年報信息,僅2021年、2022年兩年,雲南白藥在“炒股”(含基金及部分資管計劃)上的浮虧已超22億元。

此後,隨着行情持續下跌,雲南白藥開始陸續“出貨”。最新公告顯示,2023年三季度處置了公司持有的全部小米集團股票及部分基金投資。炒股對業績的負面影響開始淡去,2023年前三季度,雲南白藥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爲近1.04億元,已由負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