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災後規劃圖變實景
來源:經濟日報
3月7日上午,甘肅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209所維修加固和21所重建新建學校如期建成辦學,40個衛生類項目基本建成,10.2萬戶居民自建房建成入住,14個集中安置點、1.04萬套搬遷安置房全面建成交付。”全國人大代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州長何東回答本報記者關於積石山6.2級地震災後重建的提問時介紹,一年來,臨夏州舉全州之力推進項目建設,如期完成全年規劃建設任務,實現了項目當年規劃建設、當年投入使用。
去年3月10日,在全國兩會甘肅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現場,何東代表向媒體展示了積石山縣居民房屋災後重建的幾組規劃圖。一年過去,隨着這些規劃落地實施,積石山災後重建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何東代表再次拿出多張圖片,向記者介紹羣衆住進新居後的生產生活情況。
“這是我們的產業項目,去年向大家介紹的‘千頭牛、萬隻羊’良種繁育中心,現在已經建成。目前有800多頭基礎母牛,已產牛犢85頭;羊舍裡存欄4250只,去年出欄3000只。”何東代表指着項目圖告訴記者,這個中心作用很大,一方面爲積石山縣發展畜牧業提供良種,另一方面對養殖戶進行標準化培訓。項目建成後年收益3100萬元左右,很多羣衆參與了分紅。
今年是積石山災後重建的第二年,在規劃圖變實景圖後,如何做好災後重建的“後半篇文章”?“我們將加強統籌調度、清單管理、專班推進的工作機制,確保國家規劃內的重建項目全部建成投用、產業類項目發揮效益。”何東代表表示。 (經濟日報記者 陳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