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季後賽,讓我們看到楊瀚森的真實水平

場均8分13.5籃板2助攻5失誤,投籃命中率33.3%。

這是楊瀚森季後賽交出的成績,而作爲CBA一陣級別的球員,這個成績顯然是屬於不及格的水準。

我們很難不問一句,楊瀚森季後賽效率如此之低,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常規賽和季後賽最大的區別在於競技強度,而高強度的比賽就是球員弱點的放大鏡。我們可以在這輪系列賽看到楊瀚森的弱點展露無疑,或者說廣州龍獅研究透了楊瀚森,從而把他的弱點一個個都放到檯面上。

在球員個體能力層面上,體能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一如既往。尤其在這種拼刺刀的系列賽裡,G2纔打到第三節中段,楊瀚森在場上已經是氣喘吁吁,體能打空的觀感了。

當然,楊瀚森體能不行這件事已經是明牌,令人憂慮的是那些之前常規賽少見,但在這輪系列賽集中爆發的問題。

賽季初楊瀚森驚豔衆人時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的分析——楊瀚森已經不玩那種中國傳統內線低位扛人要球,然後一步步往裡拱的東西了。在弧頂發牌的他已經是船新版本的本土內線。

但這件事情卻被龍獅隊的防守證僞了。在對抗激烈、鼓點緊湊的比賽節奏之下,楊瀚森在弧頂開展的比賽內容寥寥無幾,而其中產生貢獻的回合少之又少。

(這大概是楊瀚森兩場比賽裡唯一亮眼的弧頂區域發起的進攻,他真的非常需要增加這樣的回合)

楊瀚森在弧頂接球后通過傳球、單打,或者別的什麼手段影響比賽的能力,目前看來是極度缺乏的。雖然與大多數球迷的直覺相悖,可這就是殘酷的事實。

換句話說,龍獅隊的防守無情的揭露了一個事實——楊瀚森還不是約基奇那樣的新時代中鋒。

(雖然完成了助攻,但龍獅擴大防區時,楊瀚森持球遠距離發起攻擊的質量其實很低)

雖然楊瀚森有不同於傳統中鋒的想象力和籃球思路,但在技術底色上他還沒有脫離出我們本土傳統中鋒的框架。

比起在三分線外發牌策應或直接攻擊,楊瀚森仍然是離籃筐越近才越有威脅的類型。

但問題也恰恰出在這裡。對陣龍獅男籃的兩場比賽,楊瀚森不僅在弧頂區域無法開展任何有收益的內容,低位進攻也是一塌糊塗。

青島隊G1原本想讓楊瀚森單吃2米05的郭凱先聲奪人,爲比賽打下基調,但實際情況是當郭凱扎穩下盤,卡住楊瀚森轉身的步點,施展不出腳步的後者完全打不出應有的身高優勢。

他在低位處理球的速率太慢了,沒有一瞬間的爆發力擠開對手。這也是爲什麼說他技術底色仍是傳統內線的原因,那全部人拉開一點一點蠕動的樣子大概是球迷再熟悉不過的景象。在如今攻防節奏都拉滿的競技環境下,這樣的進攻方式就只能等着吃夾擊,然後失誤。防守人也只需要等你做動作,我再從容應對就好了。

(焦泊喬完全可以站住,等楊瀚森做動作)

(拱了幾下,夾擊就到了)

整個系列賽,楊瀚森面對郭凱的防守時,他嘗試了5次低位進攻,只有1次成功。甚至有網友在郭凱的社交媒體賬號下評論:“聽說你把楊瀚森nba的路給打斷了?”。

如果說矮壯的郭凱不好打,那麼面對更瘦長一些的焦泊喬也只有3中1的效率,這又怎麼解釋呢?

而且要注意的是,楊瀚森整個系列賽就只有8次低位攻擊。這樣的低位數量,也說明了楊瀚森的效率並不足以讓青島隊給他在這個區域更多的資源。

我們在什麼時候纔會加大投入?肯定是預期收益大於投入的時候,我們纔會投入更多的資源。

放在籃球世界也是這樣,只有楊瀚森能夠給球隊創造收益,球纔會到他那裡。

整個系列賽,楊瀚森進攻端的存在感是隨着比賽進行呈斜線下滑的趨勢。作爲名義上青島隊的戰術核心,楊瀚森的回合使用率僅有16.6%,這遠低於常規賽的22.1%,甚至還沒有他的替補區俊炫高......

(這是楊瀚森5次打郭凱,唯一打進的球)

季後賽的楊瀚森給人的感覺更像個角色球員而非核心,兩場比賽對於比賽施加了更大影響力的反而是青島隊的外線羣。G1是王睿澤、趙嘉義和鮑威爾用三分球撐起了球隊的生命線,而G2則完全變成了鮑威爾的個人秀了。

當然,楊瀚森暴露了自己技術上的缺陷。但青島隊也沒有給他足夠的戰術支持。

幾乎每次楊瀚森得球時,其他4人都是被釘在原地,沒有任何的無球拉扯。既然你把楊瀚森當成國產約基奇,那麼不也應該在戰術上把他視爲約基奇嗎?

(這是世預賽圍繞楊瀚森的戰術,明顯能看出整個陣型都在不停移動)

(楊瀚森接到球那一刻,朱儁龍已經在弱側啓動了)

(楊瀚森接球時,趙繼偉不停在找機會切入,程帥澎也在相應的移動帶走防守球員)

當楊瀚森持球時,讓其他球員動起來,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楊瀚森視野和思路的優勢。但季後賽幾乎沒有這樣的情景出現。

(楊瀚森打了半天,弱側的兩個人一動不動)

(楊瀚森罰球線得球,其他三人完全沒動)

(像這個回合,當弱側動起來,楊瀚森纔能有找空位隊友的機會)

不過,球員和戰術也是雙向影響的。你也很難說到底是青島隊沒有這個戰略意識,還是楊瀚森撐不起戰術的厚度......

就像青島隊沒有太多擋拆,本質上是因爲楊瀚森根本就打不好擋拆。尤其龍獅隊從第一回合就把防區擴得很大,給上線極大壓力,並且配合聯防紮起鐵環陣隨時補位,楊瀚森擋拆順下速度慢的弱點被無限放大。

這也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問題——楊瀚森的順下不夠快,防守可以很快補位。如果要楊瀚森快速順下,那他就只能放棄掩護時擋人的質量,而這就需要持球人有很強的夾擊中出球的能力。

(如果持球人的出球能力不夠強,就會變成這樣)

(還有這樣...)

如果要兼顧擋人的質量,那麼就不要想連線,只能讓持球人自己找錯位單幹了。

所以,我們不禁要問——楊瀚森持球時無人切入,是因爲沒人跑?還是因爲他沒辦法改變防守,導致隊友沒有任何切入的空間?又或者是他沒有足夠的技術水平去找到處於空位的隊友?

要知道,楊瀚森常規賽的助攻失誤比是3.9/3.5,季後賽這個數字變成了2.0/5.0......

(這個回合其實查卡萊維奇把防守人帶到了強側,弱側底角的楊金蒙處於完全被放空的狀態,這時如果是約基奇,就是標誌性的大對角傳球精準找到空位球員,可惜楊瀚森沒有)

(這球楊金蒙切了,楊瀚森意識到了,但傳了個失誤)

(想象力和出球技術之間存在差距...)

比起進攻上的無所適從,楊瀚森在防守端的影響力倒是有“最佳防守球員”的樣子,他的高度配合護框意識的確是起到了青島隊“定海神針”的效果。

場均1.5搶斷3蓋帽,卻只有2次犯規的表現,值得我們給楊瀚森的防守豎一個大拇指。

(這時候楊瀚森體能槽幾乎已經空了,但他還是能保護籃筐)

很多時候青島隊的快速反擊,甚至還要歸功於楊瀚森在後方成功防下對手而產生的機會。

但如果我們討論的防守只是純粹的“護框”,那楊瀚森的表現是可圈可點。而實際情況下防守並不只有籃筐下的封堵,否則這項運動就只能成爲長人的遊戲。三分線和投籃的存在使得高度有時也會成爲劣勢,就像楊瀚森在兩場比賽的關鍵時刻,都被對手的小後衛點名軍訓。

原本應是防守端重心的楊瀚森,卻變成了對手突破的弱點......

G1戰況膠着的末節,陳盈駿和巴里-布朗專打楊瀚森出不來,4個三分球和穿插着幾次錯位小打大,直接改變了比賽的形勢。

G2第4節,布朗和陳盈駿如法炮製,又讓楊瀚森焦頭爛額。

雖然楊瀚森防得很努力,但硬件上的天然限制讓他對此無計可施。這是他需要努力的方向,畢竟像巴里-布朗的小後衛,NBA可是太多了......

(還有遇到空間型內線,楊瀚森也是撲不出來的)

季後賽的低迷,以及處處受限的困窘,其實是對楊瀚森的一次詰問。

在技術層面,他還沒有成爲“約基奇”。他甚至不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新型內線。在底層邏輯已經是全攻全守、快速攻防的現代籃球環境下,楊瀚森的影響力實在有限。

關於傳統中鋒那些低位和籃下的基本盤,他需要努力做得更好。而那些有關於新時代全能內線的技能,他也需要繼續打磨,直到能拿上高端局的檯面。比如季後賽,比如國際賽事......

而在精神層面,我隱約感覺楊瀚森好像少了賽季初那種意氣風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樣子。賽季初那個能給法爾和王哲林上課的年輕新星,現在好像不見了......

(賽季初一步過掉王哲林完成暴扣)

(賽季初和法爾肉搏,絲毫不落下風,你能看得出來楊瀚森鬥志滿滿)

(在肉搏之後,直接要球給法爾上課)

畢竟楊瀚森才19歲,沒有完全發育成型的不只是身體,還有精神。漫長賽季裡旅程的疲憊,日常訓練比賽的消耗、還有“下一個NBA中國球員”的輿論壓力,對於楊瀚森而言形成的是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疲勞。

走入職場是大多數人生活的分水嶺,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身份轉變往往需要時間去適應和消化。對於職業球員來說也是如此,從青年球員到職業球員的轉變並不容易,而怎麼打破這堵牆?也許在季後賽的挫折教育後,楊瀚森更有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

說到最後,我們很難不談談那個無法繞開的話題——楊瀚森這樣的好苗子,應該留在CBA嗎?

宏觀上看,走出去固然好,也應該讓那些有天賦的青年球員到接軌國際水平的賽場上接受鍛鍊。

但從微觀上看,這些球員準備好了嗎?不僅是競技上的“準備”,還有精神上的“準備”——準備好接受在全世界球迷的審視下,挑戰“職場”的殘酷了嗎?

仍未在CBA打破那堵牆的楊瀚森,也許未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