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股大跌:小鵬跌22%,B站跌近20%

(原標題:創歷史最大單日跌幅,恆生科技指數收跌11.03%)

澎湃新聞記者 孫銘蔚

3月14日,恆生指數大跌。

截至收盤,恆生指數收跌4.97%,創2020年5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恆生科技指數收跌11.03%,刷新歷史最大收盤跌幅。

港股科技股普遍重挫,小鵬汽車跌22%,嗶哩嗶哩跌近20%,百度、海底撈跌超17%,美團跌約17%,京東跌超14%,快手跌超12%,阿里巴巴跌近11%,騰訊控股跌約10%,小米跌8.6%。

匯豐晉信海外投資部總監、基金經理程彧認爲,除了上週末的2月金融數據外,上週末並無任何重大基本面層面的明顯利空消息。週一港股市場的暴跌仍然是交易層面因素主導的。

一是由於全球新興市場基金面臨贖回壓力,導致海外投資者被動賣出港股。且目前俄羅斯股票仍暫停交易,無法賣出變現,也可能引起部分投資者以港股替代來降低倉位和籌集資金。

其次,由於離岸中國股票波動加大,不排除近期一些國內投資者也有加速贖回港股基金的趨勢,亦引起了交易的負反饋。

第三,由於ADR退市不確定性,中概股遭遇大幅下跌,由於港股和美股的套利機制相對完善,導致在港上市的相關個股亦遭做空。

另外,俄烏衝突持續以及本週即將召開的FOMC會議,也導致對衝基金積極做空港股市場。

“由於港股本身流動性相對偏弱,在短期承受巨大資金面壓力時股價容易出現劇烈波動。不過我們也必須看到,在基本面穩中向好的背景下,基於中長期基本面和估值的角度當前港股市場已處於深度價值區間,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在市場劇烈波動的過程中冷靜看待中長期的投資機會。”程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