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CEO陳翊庭: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備案提速值得期待

"我相信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申請的備案提速是值得期待的。"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7月25日稱。

今年以來,港股IPO持續回暖。一方面,赴港上市遞表數量激增,新茶飲、共享出行等領域公司扎堆"闖關"。另一方面,新股認購、首日股價等數據表現也遠超去年。其中,不少專精特新企業開始密集奔赴港股上市。

港股IPO的最新情況如何?專精特新企業赴港上市升溫的原因是什麼?7月25日舉辦的"香港交易所未來科技峰會2024"上,港交所高管、科技企業、投資機構人士展開熱議。

港交所正處理106宗上市申請

安永大中華區發佈的《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顯示,全球上半年IPO活動持續放緩,共有532家企業在全球上市,籌資517億美元,IPO數量和籌資額同比分別下降15%和17%。

但香港IPO市場依然具備競爭力。

在前述峰會上,陳翊庭透露,今年港交所已經迎來了40只新股,就新股發行數量而言,在全球交易所當中,香港交易所目前排名第三,截至昨天(7月24日),港交所正在處理的上市申請有106宗。

陳翊庭表示,在過去十年,香港交易所新股融資金額2940億美元,累計的首發募集資金領跑全球。尤其2018年以來的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大大激發了香港市場的活力,讓香港交易所成爲一個備受新經濟公司青睞的產品。

記者從現場獲悉,自2018年改革以來至今,新經濟公司貢獻了香港新股市場65%的集資額,其中通過18A章節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就有65家。

2023年3月香港交易所推出了爲特專科技公司量身定製的上市規則,即18C特專科技章節(下稱"18C")。"18C"是港交所爲特專科技公司專門增設的上市條款,大幅放寬了收入門檻等上市條件,並設置預期市值、研發、第三方投資等要求。

"我們在與科創企業和投資人的交流中發現,這些新興及創新行業需要在研發階段投入大量資金,而它們的產品商業化或業務規模化的道路通常比較漫長,導致這類公司難以達到以往適用於傳統企業的上市要求。" 陳翊庭在峰會現場介紹稱。

6月13日,晶泰科技在港交所上市,該股成爲港交所"18C"特專科技制度落地一年多來的首隻上市新股。黑芝麻智能也在去年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計劃以"18C"上市。

陳翊庭透露,現在還有更多的企業正在籌備他們的"18C"上市,很快就要遞表。

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家"硬科技"企業開始謀求在港股上市。例如6月28日遞表港交所的正信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光伏組件製造商。根據公開資料,該公司2023年入選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月26日遞表港交所的英諾賽科(蘇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企業,2022年入選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此外,協作機器人領域的龍頭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選擇以"18C"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灼識諮詢報告顯示,按2023年的出貨量計,越疆科技在全球協作機器人行業中排名前二。

持續改革 提升港股市場吸引力

陳翊庭總結了港交所過去一年來在提升市場效率和流動性方面推行的一些改革。

去年11月,港交所啓用了全新的新股結算平臺FINI,把新股定價日和交易日之間的間隔從5個交易日縮短爲兩個交易日,提高了新股發行效率併爲投資者降低了市場風險。

今年6月,港交所推出了庫存股機制,爲上市公司通過股票回購和再出售庫存股管理資本結構提供了更多靈活度。

不久前,港交所就建議下調香港證券市場股票最低上落價位諮詢市場,這項改革有望降低投資者的整體交易成本,有助市場價格發現及提升流動性。

此外,港交所還完成了惡劣天氣下維持市場交易的市場諮詢,並公佈了惡劣天氣下正常開市的安排。

"相信這些改革會進一步提升香港市場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受惠於市場回暖和我們持續不斷地改革,我們已經看到了香港新股市場復甦的跡象。" 陳翊庭表示。

此外,今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了多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包括擴大滬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資格產品範圍,將REITs 納入滬深港通,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檯納入港股通以及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等。7月22日,滬深港通ETF擴容已經正式實施。

陳翊庭表示,港交所正在與滬深交易所就滬深港通納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機制以及人民幣櫃檯納入港股通交易等優化措施進行緊密合作,希望可以儘快落實,爲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擇和便利。

此前,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6月19日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提及,將加快內地企業境外上市的備案速度。

"這個表態非常令人鼓舞,我相信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申請的備案提速是值得期待的。" 陳翊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