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首季盈利增28% 勝預期

港交所表示,首季收入和其他收益、淨利都創下史上第二高,僅次於2021年首季紀錄。

截至26日午盤,港交所暫時收報325.2港幣,漲0.06%。

財報顯示,第一季,港股日均成交額按年跌13%至1,278億港幣,令港交所期內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按年跌12%至16.92億港幣,結算及交收費跌13%至10.69億港幣,聯交所上市費受權證發行數目減而跌25%至4.18億港幣。

不過,受惠於利率走高,港交所從保證金、公司資金的投資回報明顯提高,投資收益淨額達15.35億港幣,反觀去年同期僅5,900萬港幣。

在資金投資表現方面,上季年度化投資淨回報由去年同期的負1.21%,轉爲6.31%,收益淨額5.49億港幣,除了銀行存款貢獻3.08億港幣,外部組合也轉虧爲盈1.95億港幣。若單計現金及銀行存款,港交所從保證金、公司資金合賺12.24億元。

另外,港交所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因去年鎳市場波動而取消交易,遭部分投資者發起訴訟追討。港交所在最新季度表示,目前累計有五項申索案件以LME和LME Clear爲被告人,LME將積極抗辯,但現階段沒有足夠資料估量該等申索的財務影響、法律程序最終解決的時間和結果,暫時沒爲事件作撥備。

雖然未增加撥備,港交所指出,期內專業費用支出因鎳事件而推高。集團首季專業費用按年倍增至6,800萬港幣,佔總營運支出比例5.2%。

港交所季度營運支出按年增11%至13.03億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