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陸欲打造私人安保公司 保護海外項目安全

據傳保障安全已經成爲大陸國企的海外項目能否通過審批的單獨標準。圖爲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運營的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新華社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投資商在海外面臨安全挑戰和複雜環境,港媒指出,在一場由安保企業和大陸外交部代表參加的研討會得出結論,指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量身定製的安保方案,北京計劃逐步發展私人安保公司,以確保中資業務在風險地區的安全,據傳保障安全已經成爲大陸國企的海外項目能否通過審批的單獨標準。

香港《南華早報》24日網頁版文章指出,《戰狼2》以及《紅海行動》等大陸愛國主義宣傳影片展示的行動,在實際情況中,並不太可能是由共軍直接以「拯救者」的形象出現,更有可能是由高薪僱傭的私人安保公司來負責保護中國企業的海外利益,尤其在局勢極爲不穩定的衝突地區。

報導指,烏克蘭戰爭和迦薩戰爭展現了中國投資者在海外開展業務時可能面臨的危險類型。鑑於北京在海外的軍事存在有限,中國只在吉布地有一個軍事保障基地,分析人士認爲,外交途徑和私人安保公司似乎得到越來越多的倚重,特別是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過程中。

報導稱,在12月初由中非商會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聯合舉辦的研討會上,與會者就保護中國企業和公民在海外安全的問題進行討論。西亞、非洲和拉美被視爲存在安全風險的地區。

據悉,中國最大的幾家安保公司包括華信衛士、在上海上市的安邦護衛和在香港上市的先豐服務集團旗下的德威國際安保集團,以及中國外交部官員、中國安防協會的代表等都參加了這次研討會。

報導指,這次研討會會後發表的正式聲明指出,中國大陸投資商在海外面臨安全挑戰和複雜環境,對於國際安全項目,必須要根據行業和國家的具體情況,採取量身定製的方案。

該報指出,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已經在190個國家或地區設立了大約4.7萬家企業,主要集中在能源、採礦、基礎設施建設和製造業等領域。根據大陸商務部數據,在2022年,這些中資海外業務一共僱傭了410萬人,其中250萬是外籍人員。

據先豐服務集團提供的訊息,是否能夠保障安全,已經成爲中國國企的海外項目是否能夠通過審批的一項單獨標準。但與國際上的知名安保公司相比,中國私人安保公司的規模要遜色很多。譬如2022年,先豐服務集團的總收入是大約1.2億美元,而英國G4S的年收入則高達200億美元。

澳洲雪梨大學研究中國國防和外交政策的副教授袁勁東向《南華早報》表示,國際上知名的私人安保公司「通常會被允許攜帶槍枝武器」,然而中國的私人安保公司則「由於國內法規的限制」而不被允許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