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公會60週年慶 賴清德:助鋼鐵業綠色轉型

副總統賴清德14日晚間前往臺中出席「鋼鐵公會60週年慶祝活動晚宴」。圖/總統府

副總統賴清德今(14)日晚間前往臺中出席「鋼鐵公會60週年慶祝活動晚宴」時強調,政府有責發展內需產業,推動產業創新,協助鋼鐵業進行綠色轉型。期盼未來能與大家共同合作,讓鋼鐵業繼續蓬勃發展。他並說,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到來,其中一項列管產業就是鋼鐵,政府有責任跟大家一起面對。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他要代表蔡總統恭賀公會60歲生日快樂,並感謝大家過去一甲子以來對臺灣社會經濟發展及產業推動的具體貢獻。他說,臺灣鋼鐵製造業家數有853家、提供5萬2千多個就業機會,年產值達到1兆4千多萬元。現在,臺灣一年的粗鋼產量已超過2千萬公噸,約佔全球1.1%,爲全世界第12大鋼鐵生產國,值得肯定。

賴清德表示,鋼鐵是一切工業之母,其帶動的後續效益相當大。舉例來說,臺灣工具機產業是全球第5大輸出國;全世界第2大協作式機器人生產廠商也在臺灣;知名電動車特斯拉零組件大多是由臺灣供應,背後都是有鋼鐵業的支撐。希望未來能持續與大家共同合作,讓鋼鐵業繼續蓬勃發展。

他指出,近幾年,全球景氣受到疫情及通膨的影響,臺灣許多產業也受到嚴重衝擊。面對市場起伏,政府有責任發展臺灣的內需產業,好比蔡總統任內推動國機、國艦及潛艦國造等軍工產業,一方面提升我國國防自主,另一方面也讓鋼鐵業能發揮所長。

他接着表示,政府會協助推動產業的創新與轉型。面臨數位化時代,公司的生產製造也一定要與日俱進,才能提高效益、降低成本,讓產業更具競爭力;另外,政府也會持續協助鋼鐵產業進行綠色轉型。隨着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到來,其中一項列管的產業就是鋼鐵,政府有責任跟大家一起面對。

賴清德提及,他在行政院長任內,即針對臺灣的水、電、土地、人才等問題提出對策,就是希望吸引臺商回來,讓臺灣的企業除了能立足臺灣,也能佈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估計,到2050年,世界用鋼量將增加20%。鋼鐵需求擴增,政府責任就是要協助企業界擴張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