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疫苗遭爆未解盲就製造送審 陳時中迴應了

高端疫苗遭爆未解盲就製造送審 陳時中迴應了。(圖/指揮中心提供)

媒體人朱凱翔今日出示食藥署的「提早覈准EUA期程」,指高端解盲前就開始製造送審,原預計6月下旬就有54萬劑供民衆施打,但製程出包,只剩8.8萬劑,若未出包,或許就沒有鴻海、臺積電採購BNT疫苗的機會。(圖取自不演了新聞臺)

媒體人朱凱翔今日出示食藥署的「提早覈准EUA期程」,指高端解盲前就開始製造送審,原預計6月下旬就有54萬劑供民衆施打,但製程出包,只剩8.8萬劑,若未出包,或許就沒有鴻海、臺積電採購BNT疫苗的機會。(圖取自不演了新聞臺)

媒體人朱凱翔今日出示食藥署的「提早覈准EUA期程」,指高端解盲前就開始製造送審,原預計6月下旬就有54萬劑供民衆施打,但製程出包,只剩8.8萬劑,若未出包,或許就沒有鴻海、臺積電採購BNT疫苗的機會。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在臺灣做疫苗會希望時效掌握在自己手上,我們不可能放棄這樣的優點,且全世界的疫苗都是預採購,否則過了EUA再買就會有層層困難。

朱凱翔在「不演了新聞臺」發文指出,根據食藥署的「提早覈准EUA期程」規劃,高端疫苗早在解盲之前,就已經開始製造送審,解盲前就有首批近10萬劑交給食藥署檢驗,到了6月25日取得EUA,就有54萬劑可以讓民衆接種。然而高端自己製程「出包」,至少2批次出現品管瑕疵,說好的54萬劑,只剩8.8萬劑,食藥署不敢背書,只能要求高端補送2批次的臨牀試驗數據,以及製程的測試資料。如果高端製程沒有「出包」,或許就沒有鴻海與臺積電採購BNT的機會。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產疫苗最後能不能通過EUA,需要審查委員會專業來決定,但是要打擊國產疫苗也大可不必。我們原來要求的製程是,能通過當然要儘快。在臺灣做疫苗,希望時效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這是國產的優點,我們不可能放棄這樣的優點。

陳時中表示,全世界的疫苗都是預採購,還沒EUA就買了,等過了再買就會有層層困難,但是投資也不一定百分百成功。美國一開始針對疫苗提出補助計劃,也不是全部都成功,每個國家根據情況作出最好的選擇,但是結果和程序不一樣,是因爲科學、生產能力、對未來的判斷和當時疫情,都有息息相關的因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