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素梅斥《1624》美化殖民歷史 花納稅錢打造虛假史觀
文化部長史哲27日於立法院報告備詢。(李怡芸攝)
文化部以8000多萬,籌備長達1年打造的《1624》,希望重新認知臺灣早在17世紀的時候已遇見世界,成爲世界史的發生場所。立委高金素梅27日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時則不以爲然地指出所謂海洋史觀,在她看來是原住民族被殖民掠奪。
高金素梅指出,對於《1624》的戲劇專業部分沒有意見,但對於內容大有意見。「我不禁要問《1624》這部戲要帶領觀衆去相遇去看到的到底是誰的歷史?如果是要談臺灣歷史爲什麼一定要從1624算起?爲什麼不是從2000年前十三行文化談起?還是有些人刻意的安排,只是爲了新世界來到我們家門口的那一天,也只是爲了一個400年的臺獨政治志業?」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7日邀請文化部部長史哲(圖)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劉宗龍攝)
高金素梅認爲所謂的海洋史觀,同樣是1624年,「你們看到的是17世紀大航海時代的自由貿易,可是我看到的卻是世界的原住民族被殖民被掠奪;你們歌頌了黃金夢鄉的五大洋,但是我看到的卻是大西洋海底那個200萬具奴隸的屍骨」她也指出劇中號稱原住民在400年前的國際談判桌上作爲臺灣的主人,「但我看到的卻是被荷蘭東印度公司逮捕囚禁的李家長老成爲談判桌上的菜單」。
「你們津津樂道的海洋史觀其實就是歐洲殖民者海外掠奪的強盜史觀,而我不斷提出的歷史就是被殖民還有被滅絕的世界原住民族的史觀」,高金素梅並表示自己在《1624》裡看不到文化部對於殖民歷史的反省,「這是對於蔡英文總統對原住民族歷史轉型正義最大的挑戰跟破壞」,並直斥文化部不應用納稅錢去美化殖民者的罪行,打造虛假的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