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病童擠滿醫院 醫連月加班看不完 奶奶過世只能忍淚接診
媒體曝光,有夜班急診醫師得知奶奶去世抹掉眼淚繼續接診。(取材自銳度新聞)
高燒患兒擠爆醫院,衍生而來的是兒科醫師嚴重告急。據報導,今年是過去10年裡兒科醫師面臨最特殊的一年,從3月甲流後到現在,兒科病人量幾乎沒有明顯下降,醫師持續高負荷運轉,近日醫院繼續加號,讓原本人力已經吃緊的兒科醫師服務量能更雪上加霜。有兒科醫師已連續加班一個月,親人過世也只能強忍淚水看診,還幾乎天天被病人罵,苦不堪言。
據36氪報導,人多、症狀嚴重,是北京兒科門診這一波就診高峰中最明顯的兩個表現。京都兒童醫院院長孫媛表示,醫院目前每天門診量已達3000人以上,和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多了將近一倍的量」。「部分感染科的病牀使用率已經超過130%。但很多排牀的孩子還是收不進來。」
這的確是「超出所有兒科醫師預期」的一年。在他們過往的行醫經驗中,兒科疾病具有典型的季節性,「今年算得上過去10年裡最特殊的一年,從3月甲流之後到現在爲止,兒童感染的病人量幾乎沒有明顯下降,醫師持續高負荷運轉,直到10月份又迎來一個爆發期,整體壓力非常大。」孫媛稱。
部分醫院只能不停加號,但結果是涌進更多求診人潮,患者混合感染也更加嚴重,這也使得被視爲最稀缺資源的兒科醫師人力荒更雪上加霜。而一家兒科門診出現擠兌,患者又很難分流至其他醫院,因除了家長還是會往兒童專科、三甲醫院跑,在普通的綜合醫院、社區醫院也都看不上病。
海淀區一家三甲醫院的兒科醫師何靜(化名)已連續加班一個月左右,「我們的兒科醫師原來保持每天1到2名醫師出診的狀態,現在一天至少3名。過去在冬季流感旺季一天最多也就收到160到170個病人,現在每天都在230名左右。」更何況,並不是所有醫師都能夠被調來支援兒科。「很多人不敢看兒科,基本都是我們自己在頂着。」何靜表示。
兒科醫師除了勞心勞力,還要面對家長帶着患兒不耐長久等待而產生的情緒。北京一家頭部兒童醫院就有家長因無法忍受過長的等待時間報警。何靜也表示,現在不光接診壓力大,兒童患者病情變化快又不會表述,患兒家長焦慮下就會把矛盾點轉向醫師。「幾乎天天捱罵,被罵完緊接着就是被投訴。」
據銳度新聞,浙江三門醫院一名醫師在醫院上夜班途中得知奶奶去世的消息,此時醫院還有病人需要接診,沒能見上奶奶最後一面,他還是選擇堅守在急診夜班崗位,進入診間抹淚後繼續看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