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原民傳統祭典!「卡那卡那富族河祭」求漁獵豐收、平安

卡那卡那富族30日在那瑪夏區楠梓仙溪河畔舉行河祭。(高雄市原民會提供/林瑞益高雄傳真)

卡那卡那富族河祭30日登場,族人歡喜慶祝。(高雄市原民會提供/林瑞益高雄傳真)

30日零晨4時,在高雄那瑪夏區楠梓仙溪河畔舉行卡那卡那富族河祭。高雄市原民會表示,這次河祭的舉辦還特別於下午2時開設河祭課程,讓清晨無法前往參與的女性族人及民衆瞭解河祭的整個過程,也證明了卡那卡那富族對於文化傳承的重視,要將祭典中的智慧與知識永續傳承。

河祭(Pasika’arai)是卡那卡那富族人感謝天神、河神、祖靈及河流生物養育族人所舉行的儀式,起源於300年前,也是爲祈求豐收平安。河祭祭儀時間並不固定,大約是在每年春夏之際,祭司得知族人「占夢」後,由族中長老告知族人河祭時間。

部落族人在清晨前往楠梓仙溪河畔,感恩河神提供豐富的資源,讓族人們衣食無虞,整場儀式在部落祭司的祈福下展開。

卡那卡那富族認爲有3種植物可以驅邪避鬼,包含芒草、苧麻草、藜實,皆在祭典中扮演重要角色。祭典前會先將芒草綁在所選河段附近,以防止惡靈等不甘進織物靠近,河祭期間族人將由山棕葉編織而成的山棕雨具以及漁網、毒魚藤等捕魚工具,擺放於祭司前面,祭司將使用苧麻草製成的苧麻線沾上酒後,開始朗誦禱詞。

朗誦完,族人一一握過苧麻線,祭司再將藜實按立在各參與者的頭上,並將獻給合身的祭品-糯米糕放置於石頭上,且把小米或地瓜咬碎,吐在水中,象徵接受河神祝福,且向河神祈求漁獲豐富,再將漁具一一介紹給河神,請合身保佑族人捕獵過程平安。

原住民族委員會卡那卡那富族族羣委員翁博華表示,從以前個位數的族人到現在愈來愈多人來參與祭典,令人感到欣慰。臺灣卡那卡那富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施榮宗表示,祭儀的籌備期間開了無數次的會議,也邀請青年一起來做祭儀的前置作業,讓更多青年瞭解河祭的重要性,纔不會讓傳統文化中斷。

卡那卡那富族青年林劭琪說,卡那卡那富族是一個瀕危的族羣,很高興能夠回鄉參與河祭,傳承文化,延續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