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獎藝術創作頒獎重回高美館 3作品脫穎而出奪首獎

國內相當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大獎《2022高雄獎》於20日在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頒獎典禮,高雄市長陳其邁也特地前往頒獎。(洪浩軒攝)

國內相當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大獎《2022高雄獎》於20日在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頒獎典禮,高雄市長陳其邁也特地前往頒獎。(洪浩軒攝)

國內相當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大獎《2022高雄獎》於20日在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頒獎典禮,高雄市長陳其邁也特地前往頒獎。(洪浩軒攝)

國內相當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大獎《2022高雄獎》於20日在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頒獎典禮,高雄市長陳其邁也特地前往頒獎。(洪浩軒攝)

國內相當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大獎《2022高雄獎》於20日在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頒獎典禮,高雄市長陳其邁也特地前往頒獎,此屆共有366件作品參賽,最終由李屏宜《呼吸:風景》、李承亮《Dio駱駝》、蔡咅璟《在海拔2000公尺震動》等3件作品脫穎而出,獲得高雄獎最高榮耀。

去年的《高雄獎》因爲疫情關係,僅能用線上方式舉辦頒獎典禮,歷經1年的籌備後,終於再度重回高美館以現場頒獎方式舉行,此屆作品評比依「初審分類、複審不分類」的機制施行,共有366件作品參賽,最終決選出高雄獎首獎3名、何創時特別獎1名、優選獎5名以及入選獎17名。

李屏宜的作品《呼吸:風景》將木刻板與紙張印像以鏡像方式呈現,照映出疫情時代下的原鄉風景;而李承亮的作品《Dio駱駝》則以自己撿拾的現成物、廢棄物拼裝組成駱駝的形象,讓大家眼睛爲之一亮。而蔡咅璟所創作的《在海拔2000公尺震動》則從啄木鳥標本出發,透過動物溝通師召喚生物之靈,尋訪該啄木鳥棲息的森林,再藉啄木鳥裝置敲擊聲迴盪成生命殘響,讓大家省思生命與大自然的奧妙之處。

陳其邁表示,今年高雄獎有許多藝術新秀參賽且都有傑出表現,美術館的內惟藝術中心也即將成立,北高雄逐漸成爲臺灣甚至全球的藝術重鎮,年輕新秀所展現的創作活力,是一個城市不斷創新並追求真善美最重要的動力,所以市府一定會盡最大能力,讓高雄的藝術家在世界舞臺大放異彩,這同時也是高雄獎設立的目的。

高雄獎複審評審團代表吳瑪悧指出,藝術之所以感動人心,在於能從作品中看見藝術家的生命經歷與精神投注。每年的高雄獎都能發掘到新作品帶來不同的敘事方法,複審在不分類、無媒材限制,並開放創作者現場向評審委員深入解析作品脈絡與創作動機下,更能從中觀察出創作者所表現的空間感與參與性,完整詮釋他們對於社會議題或自身生命歷程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