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捷運黃線綜合規劃報告 國發會委員會議審議通過

規劃中的高雄捷運黃線的沿線空拍圖。(圖/高雄捷運局提供)

「高雄捷運都會線(黃線)」20日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審議,通過綜合規劃報告,,建議行政院覈定,高雄捷運黃線爲高雄都會區繼捷運紅線、橘線之後的第3條地下捷運,並已納入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劃」,預計2028年底完工通車。

國發會委員會20日由主委龔明鑫主持,邀集行政院相關部會召開第93次委員會,高雄市政府由副市長林欽榮率捷運局、財政局、交通局及都市發展局代表參加,審議通過高雄市政府所提都會線(黃線)綜合規劃報告,建議行政院覈定。

高雄副市長林欽榮20日表示,陳其邁市長自上任後,以2年時間拚4年市政的精神全力推動高雄建設,除了近期招商引資,建構南臺灣科技廊帶,已有顯著成效外,並積極向中央爭取對高雄軌道建設的支持,在20日已獲得成果,高市府提報的高雄捷運黃線綜合規劃報告案,已獲國發會審議通過。

高雄捷運黃線爲高雄都會區繼捷運紅線、橘線之後的第3條地下捷運,並已納入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劃」,預計2028底完工通車。黃線可提擴大都會區路網服務範圍,提升公共運輸服務便利性與效益,讓主要旅次在便捷轉乘下,得到最直接的服務,打造高雄市進入公共運輸爲導向之無縫運輸新階段。

高雄捷運局長吳義隆表示,黃線路線連接亞洲新灣區、都會核心區、澄清湖及鳳山五甲前鎮等地區,將可有效凝聚灣區經貿發展,形成便捷密集的捷運路網,路線總長約22.91公里,計劃總經費1442.37億元,設置23座車站,爲地下化的中運量捷運系統,可與捷運紅線、橘線、環狀輕軌及臺鐵各增加2處軌道轉乘站點,合計軌道運輸轉乘點共達19處。

吳義隆指出,未來,高雄將是全國第一個在都會區,同時擁有空港、海港、高鐵、捷運跟輕軌的城市,使大高雄朝向便捷多元的大衆運具發展,配合全球化經濟、自由貿易港與後續重大交通建設的推動,同時,發揮既有雄厚的工業產業實力及特有山海豐富觀光資源、高雄港與高雄國際機場的雙港優勢,打造高雄友善宜居環境及發展成爲「新南向政策」的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