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揚凱在選戰白熱化中打出鮮明「人設」和特色

高揚凱謹記朱立倫主席叮囑「每天至少要握到一千雙手」的目標。(高揚凱競辦提供/遊念育臺北傳真)

蔣萬安參選以來,所遭遇的抹黑與攻擊與日俱增,高揚凱一路挺蔣。(高揚凱競辦提供/遊念育臺北傳真)

國民黨臺北市大安、文山區市議員候選人9號高揚凱,新人蔘選格外辛苦,但經過大半年的拚鬥也打出自己的「人設」及特色,無論是「正在地」訴求、「骨力換來鼓勵」的勤跑基層、或以「戰鬥凱」批判塔綠班執政無能的形象、到「最挺蔣萬安的議員候選人」,在大安文山27位議員候選人中顯得突出而受到矚目。

這次臺北市議員選舉,競爭最激烈的非大安、文山區莫屬,候選人衆多,競爭白熱化,本屆大安、文山區市議員共27位參選力拚13席次,平均每2個候選人就將有1人落選。

高揚凱身爲新人蔘選不敢有絲毫懈怠,爲了終結30多年來地方上沒有選出真正在地議員的遺憾,高揚凱挺身而出,效法土地公守護鄉土、守護鄉親權益的精神,決心爲建設更美好家園力拚一次,他以「正港在地囝仔」的身分作爲出發點,以「土親人更親、在地挺在地」爲訴求,更提出許多具體的政策牛肉,逐漸打動越來越多鄉親的認同與支持。

除了「在地囝仔」訴求之外,「戰鬥凱」形象也打開了知名度,經過半年多的曝光,在持續透過媒體投書、政論節目與社羣媒體等管道不斷髮聲下,高揚凱在泛藍基層獲得高度認同。

高揚凱常說,如果國民黨硬起來、不阿斗,塔綠班就不敢橫着走,就不用因陳時中「走鍾、落跑」的防疫失靈而讓市民鄉親老往家裡躲;高揚凱表示,他這次參選,就是要爲壯大國民黨、下架民進黨而戰,爲鄉親的安居樂業而戰;面對蠻橫無能傲慢的塔綠班,高揚凱沒有絲毫的猶疑,「戰,就對了」。

高揚凱認真勤跑基層的身影,也讓人印象深刻,「用骨力,換鼓勵」的過程非常辛苦,加上高揚凱是不折不扣的新人蔘選,沒有現任優勢,能操之在己的,就是「始於足下」的毅力與決心。

自參選以來,高揚凱已經跑遍大安、文山區基層,他謹記朱立倫主席叮囑「每天至少要握到一千雙手」的目標,高揚凱沒有懈怠的空間,他期許以勤快與誠意來打動選民。

蔣萬安參選以來,所遭遇的抹黑與攻擊與日俱增,高揚凱一路挺蔣,從街頭宣講、政論節目到臉書貼文,他把握每一次爲蔣萬安辯護與澄清的機會,他說,母雞帶着小雞往前衝,小雞們也要義無反顧的爲母雞挺身拚鬥。高揚凱自己身爲候選人,這種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爭取共好、創造共贏的態度,在基層獲得廣泛的共鳴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