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10小時北韓再射飛彈 射程涵蓋全美

北韓10小時連射2飛彈,射程涵蓋全美。圖爲金正恩(中)在彈道飛彈發射現場視察。(新華社)

美韓商定將於明年8月的聯合軍演中實施核作戰演練後,北韓連續2天試射飛彈示威。繼17日晚發射短程彈道飛彈後,北韓僅時隔10小時,再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洲際彈道飛彈(ICBM),這是平壤今年第5次發射ICBM,顯然意在顯現有能力打擊到美國本土。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18日表示,北韓當天上午8點24分許,從平壤一帶朝日本海一側發射1枚遠程彈道飛彈。飛彈以高仰角發射,飛行了約1000公里,落入北海道奧尻島西北方約250公里的日本專屬經濟區(EEZ)外。日本稱其爲ICBM級別,飛行了約73分鐘,推測最大射高超過6000公里,其射程可能超過1萬5000公里,涵蓋美國全境。

韓媒指出,根據飛彈飛行的時間、射高、射程,北韓可能再次試射採用固體燃料的「火星-18」。北韓上次試射該型ICBM是在7月12日。

北韓17日晚先從平壤附近向日本海發射1枚短程彈道飛彈,飛行了約570公里,落在日本EEZ外。美國海軍核動力潛艦「密蘇里號」當天駛入韓國釜山海軍作戰基地,而該飛彈的飛行距離570公里,與釜山至平壤順安機場的直線距離相當,北韓顯然意在進行制約。

北韓國防部在短程飛彈發射後,立即對美韓「核諮商小組」(NCG)會議的內容提出強烈譴責。《朝中社》刊登發言人談話稱,該會議是「露骨的核對決宣言」,還提及「密蘇里號」進駐釜山港,並威脅稱「美國的意圖非常明顯,越發增加了採取應對方式的緊迫性」。

15日,美韓在華府舉行第2次NCG會議,敲定在明年中之前制定策畫並運用核戰略的指南,明確訂定如何遏制與應對北韓核武威脅,目標在明年6月構築完成「延伸嚇阻」(指美國爲盟友提供覈保護傘)體系。美韓還擬於明年8月的「乙支自由護盾」年度軍演,首度納入核作戰演練。該會議公報稱,若北韓發起核攻擊,將招致金正恩政權的終結。

美日韓對朝代表和國安首長18日分別進行通話,譴責北韓連日發射彈道飛彈,並共商對策。對於北韓威脅區域和平與穩定的舉措,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予強烈譴責。美日韓預計近日啓動即時共享北韓飛彈警報情報系統,目前處於最終驗證階段,韓國總統尹錫悅指示有關部門,積極推動美日韓三方基於該機制協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