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以多種形式推進婚俗改革:婚事新辦 倡導新風

核心閱讀

推行集體婚禮、低碳婚禮等特色婚禮,倡導樹立簡約適度的婚俗禮儀;用簡樸大方的方式增加婚姻登記的儀式感,告別鋪張浪費;開設新婚輔導,引導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家庭觀……近年來,各地通過多種形式推進婚俗改革、移風易俗,婚嫁新風尚正逐步形成。

近年來,衆多有新意、有創意的新式婚俗,讓爲愛“減負”的新風撲面而來,有效減輕了羣衆的婚嫁負擔。鼓勵提倡婚事新辦簡辦、倡導樹立簡約適度的婚俗禮儀、深入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各地通過多種形式推進婚俗改革、移風易俗,婚嫁新風尚正逐步形成。

特色婚禮帶動婚俗新風

3月28日,一場喜慶又簡約的中式集體婚禮在河南省西平縣嫘祖海棠園舉行。12對新人身着華麗的傳統中式婚服,伴着傳統音樂,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走過紅毯,喜結良緣。整場婚禮展現了古典中式浪漫,給新人們留下了珍貴的幸福記憶。“一點都不鋪張浪費。大方、簡潔的中式婚禮,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新郎宋宇表示。

將傳統禮儀與時代新風融合,西平縣已成功舉辦兩屆中式集體婚禮,縣委書記擔任婚禮證婚人,爲36對新人送去新婚祝福。“集體婚禮旨在推進婚俗改革,倡導婚事新辦,弘揚文明新風。新人們引領了節儉、文明的婚嫁風潮,爲全縣青年作出了表率。”西平縣委書記侯公濤說。

近年來,各地創新、優化服務,大力推行集體婚禮、低碳婚禮和公交婚禮等特色婚禮,邀請“特別嘉賓”見證新人婚禮,組織新人共栽“甜蜜樹”,共育“幸福林”,倡導樹立簡約適度的婚俗禮儀,形成了婚事新辦、儀式從簡、文明節儉之風。

新郎何偉和新娘張佳楠是遼寧省盤錦市的一對95後新人,521路“吾家有喜”號雙層公交車是他們選擇的婚車。婚禮前夕,兩人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親手裝飾了婚車。結婚當天,車上坐滿了親朋好友,一路歡聲笑語,共同見證這對新人的人生重要時刻。

據民政部統計,2023年各地組織集體婚禮活動1625場,服務5.71萬人次;開展集體頒證活動近1.2萬次,服務40.3萬人次。目前,越來越多的年輕羣體願意參加集體婚禮,讓新辦簡辦的婚俗新風點亮幸福生活。

婚姻登記打造專屬儀式感

在國家5A級景區領結婚證是什麼體驗?

“超級棒,週六就去那邊領證,開心!”2023年,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景區內的婚姻登記點正式啓用。門頭上一個大大的“囍”字,內部有着古色古香的陳設,這個登記點有個喜慶的名字——喜福館。

除了婚姻登記,喜福館還爲新人打造沉浸式婚俗禮儀體驗。提供中式喜服,贈送傳統婚書,“寶藏”登記點收穫了衆多新人的好評。“我覺得比起選擇一個‘好日子’領證,領證當天的儀式感更重要。” 一位準新娘表示。

2021年,秦淮區被確定爲第二批江蘇省婚俗改革實驗區。結合地域文化特色,秦淮區不僅在夫子廟核心景區開設婚姻登記點,還打造了面向秦淮河的室外頒證基地,滿足新人個性化需求,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喜事簡辦。

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將婚姻登記機關設置在公園等有標誌性意義的場所,爲結婚登記頒證增添簡樸大方的儀式感。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在亞洲龍舟運動交流中心打造公園式婚姻登記中心,推出婚事新辦系列主題活動;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將婚姻登記點設置於瀋陽植物園玫瑰園內,營造喜氣盈門、浪漫溫馨的婚姻登記氣氛……不追求排場和奢華,新人們同樣能在婚姻登記環節找到幸福感、儀式感。

民政部於2020年印發《關於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在倡導簡約適度婚俗禮儀、治理婚俗領域不正之風、培育文明健康婚俗文化等方面探索經驗、打造樣板。各級民政部門主動作爲,確定了一大批不同層次的實驗單位。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創建各類實驗單位1806家,層層推進婚俗改革,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長效機制探索“婚姻第一課”

“聽了老人們的故事,覺得好感動!幾十年風雨相伴,這纔是真正的感情。”村民小王說。在陝西省寶雞市金臺區硤石鎮車轍村,“婚俗改革樹新風,金婚慶典送祝福”主題活動上,6對金婚老人分享家庭家風故事,鎮村幹部爲老人頒發紀念證書,進行移風易俗宣講。

婚俗改革是移風易俗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金婚老人用長久相守爲年輕人上了“婚姻第一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家庭觀,讓婚姻迴歸愛與責任的本質。

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婚姻第一課”以新婚輔導的方式,通過“認識彼此的差異”“如何面對衝突”“有效溝通”等課程,幫助新人對婚姻進行系統性瞭解。

“沒想到,婚姻登記中心現在還提供新婚輔導服務,我們獲益良多,能少走一些家庭磨合的彎路。”李先生和王女士在餘杭區民政局婚姻登記中心登記時,由志願者引導到婚姻輔導室參加新婚輔導。“如今,我們的新婚輔導服務基本實現了新人全覆蓋。”餘杭區手拉手婚姻家庭服務中心項目負責人說。

各地民政部門依託婚姻登記機關,與婦聯等單位積極探索提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目前,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婚姻家庭輔導室覆蓋率已接近90%。據統計,2023年各地已提供各類婚姻家庭輔導服務300多萬人次。

下一步,民政部將創新優化服務形式,探索推動綜合性婚姻家庭服務指導中心建設,積極提供結婚頒證、集體婚禮、婚姻家庭輔導等特色服務;加強正向宣傳引導,依託婚姻登記機關主陣地,大力宣傳文明向上婚姻家庭文化,通過真實案例闡明高額彩禮對婚姻家庭的危害,積極倡導正向婚姻家庭價值觀念;廣泛宣傳“感情是甜蜜婚姻、幸福家庭的壓艙石”等理念,不斷涵養淨化社會風氣。(人民日報 記者 何思琦) 【編輯:樑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