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級潛艦要造12艘 老美海砸4兆問題大了

哥倫比亞級(Columbia-class)潛艦是美國海軍的優先打造項目,圖爲藝術家筆下的示意圖。(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雄心勃勃,計劃打造12艘武裝洲際彈道飛彈(ICBM)的哥倫比亞級(Columbia-class)潛艦,但如今可能會因超支2000萬美元(近6.5億臺幣)——約佔預計成本的20%,而遭遇瓶頸。

據《歐亞時報》(The EurAsian Times)1日報導,美國國會預算處(CBO)在10月26日發佈的海軍造船報告中說,計劃的1200億美元(近4兆臺幣)新預算「反映出當前業界的狀況」。

如國會預算處所說的,哥倫比亞級潛艦首艦「哥倫比亞特區」號(USS District of Columbia、SSBN 826)的身價爲175億美元(近5,670億臺幣),比海軍原本估計的預算超出17 億美元(約550億臺幣)。預算處進一步指出,首艦之後的 11 艘潛艦每艘將耗資92億美元(近3,000億臺幣),比海軍預算多出 了15 億美元(近490億臺幣)。

哥倫比亞級潛艦雖然會是美國空前龐大、技術最複雜的潛艦,但國會預算處強調,這款潛艦的成本可能會超出海軍和預算處的估計。 就在五角大廈和美國海軍已坦承,中方造船業出現大幅成長和擴張、中國艦隊軍艦數量不斷增加,加上印太區的緊張變本加厲,可能爆發衝突之際,卻出現了這些財務障礙。

目前中方有370艘艦艇,而美國有290艘。儘管中國海軍擁有更多艦艇,但分析家和官員廣泛認爲,美國潛艦技術最先進,同時海軍的技術也比中國海軍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