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選出左派總統

哥倫比亞新總統佩特羅圖╱美聯社

哥倫比亞左派新總統佩特羅矢言展開經濟改革、改善民衆生活,但首要之務在於找到計劃資金來源。

■Colombia braces for economic change as Gustavo Petro wins presidency.

哥倫比亞新當選總統佩特羅(Gustavo Petro)以經濟改革口號贏得民心,順利成爲該國史上首位左派總統。游擊隊戰士出身的他矢言推動鄉村現代化、以太陽能與風力等再生能源取代石油生產,並終結毒品氾濫問題,但外界質疑推動這些計劃的資金尚無着落。

佩特羅表示,他將限制兩大出口品項石油與煤炭產量,以實現對抗氣候變遷的承諾,這是他獲得年輕人支持的關鍵。他也計劃興建通往鄰國委內瑞拉的鐵路、提供免費大學教育、推動退休金改革,同時爲數百萬失業民衆創造就業機會。

鄉村發展計劃深受歡迎

佩特羅的鄉村發展計劃深受在地民衆歡迎,畢竟農田工作薪資極差,遠遠跟不上物價飆漲速度。22歲的街頭小販普埃塔斯(Emily Puertas)表示:「我希望鄉村工作條件改善,不然我根本養不起兩個小孩。」

但佩特羅所屬的左派聯盟在國會未能掌握多數優勢,令外界對於他能否將經濟模式改爲「國家主導」打上問號。哥倫比亞是拉美第四大經濟體,人口約5千萬。自1920年代以來,該國便奉行保守財政管理與保障私人財產政策。

哥國首都波哥大哈維里亞納大學(Javeriana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雷斯特雷波(Jorge Restrepo)表示:「這是個艱難任務,關鍵在於他想改革到什麼程度」。

佩特羅強調,所有改革都將循序漸進。政府將尊重石油與礦業等公司簽定的現存合約。至於推動計劃的資金來源,他打算向大企業與富人徵稅,目標是將政府歲收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提高5.5%。

在總統大選競選過程中,對手不斷攻擊佩特羅的左傾立場,認爲後者當選後可能將私人財產收歸國有。但此指控遭到佩特羅駁斥,他表示「我們將朝着資本主義方向走」。

意識形態恐引爆社會震盪

民衆擔心,佩特羅的意識形態立場恐導致哥倫比亞陷入與委內瑞拉相同的經濟危機。委內瑞拉先前徵用土地、將能源企業收歸國有,嚇跑外資並引爆社會動盪。

國際貨幣基金(IMF)數據顯示,哥倫比亞2020年經濟萎縮7%,但2021年強勁成長10.6%。今年經濟預估擴張6%,增速在拉美國家可望名列第一。

但哥倫比亞如今通膨與財政赤字雙雙攀抵20年高點,加上該國最大商業夥伴美國經濟衰退機率攀升。佩特羅此時有意大刀闊斧推動改革,外界推估恐怕會遭遇不少反彈力量。

佩特羅打算限制石油鑽探以兌現競選承諾,但石油業高層警告此舉恐打擊原油出口,令哥倫比亞淪爲能源淨進口國、出口收入銳減。原油佔出口收入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

儘管企業主對於佩特羅改革計劃十分擔憂,但部分人認爲分裂國會將迫使新政府不得不修正目標,甚至放棄部分提案。在波哥大附近販賣硬體設備的商人貝爾特蘭(Jose Beltran)表示:「對我們來說,最棒的是佩特羅無法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