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聶山,橫斷之心

格聶山,橫斷之心

文/李忠東

沙魯裡山

橫斷山的中央山脈

最高峰格聶山

位於沙魯裡山脈的中部

是當之無愧的“橫斷之心”

這裡

雪峰林立,山川相間

5條嶺脊,8條冰川槽谷

圍繞在一個叫”格聶之心“的地方

形成蓮花狀的奇特地貌

亦如旋轉的法輪

或盛開的“雪蓮花”

格聶山是青藏高原東緣

現代海洋性冰川的分佈區

數十條山嶽冰川

以甲瓦多吉羌(格聶之心)爲中心

呈放射狀分佈

不僅如此

這裡的每一寸土地

都經歷過冰川洗禮

高懸的冰斗

冰川改造過的寬緩河谷

串珠狀的高山冰湖

燦若星辰的冰蝕巖盆

長滿橘紅色藻類的血色冰川漂礫

望不到邊的石海石河

彷彿重回80萬年以前

那個冰河時代

格聶,從海底升起

格聶山

位於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結合部位

特提斯構造域的東段

板塊俯衝、碰撞造山

造山後伸展、匯聚走滑-剪切等

複雜地質構造在此輪番上演

火山噴發,岩漿入侵,海進海退

斷陷沉積,隆升剝夷,冰川侵侵,河流切割等

內外地質營力依次作用

這裡先後經歷

“滄海桑田”、“造山崛起”和“冰與火之歌“

▲格聶地區大地構造位置圖。資料/四川省地球物理調查研究所《格聶山旅遊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

01 滄海桑田

2.6億年前

這裡處於海洋環境

沉積了巨厚碳酸鹽巖和碎屑岩

至今我們還能在山頂的岩石中

見到那個時代的海洋化石

之後

西部的中咱陸塊隆升爲陸

而這裡所屬的甘孜—理塘洋盆繼續擴張

海水越來越深

大約在2.2億年左右

海底火山大規模噴發

形成義敦-沙魯裡火山島弧帶

那時的格聶就像今天的夏威夷

之後

岩漿不斷上涌

島弧、陸塊、地塊相互碰撞擠壓

海洋時代結束

02 造山崛起

在恐龍繁盛的侏羅-白堊紀

這裡卻在經歷造山時代

巨大的陸內碰撞會聚

讓這裡產生破裂、分離和擡升

與之同時

地殼深處,岩漿發生重熔

侵入地表形成巨大花崗岩巖體

之後

由南向北漂移來印度板塊

與歐亞板塊激情相擁

青藏高原由此隆起

格聶山的非凡之軀

隨之形成

03冰與火之歌

78萬年前

全球突然變冷

地球上的冰川從兩極逐漸向低緯度推進

地球進入冰河時代

格聶山亦未倖免

因地形差異

西部以格聶主峰爲中心

主要發育山嶽冰川

而東部鐵匠山一帶

連同海子山則發育小型冰帽冰川

大約1.15萬年前

全球氣候變暖

冰川消融退

僅在高山頂部殘留少量現代山嶽冰川

冰川已然退場

但冰川改造過的地貌和

曾經活躍的痕跡

卻被保留在山川之間

冰川遺蹟和古冰帽遺蹟

成爲冰河時代最好的追憶

懸谷冰川,冰川最後的倔強

格聶山

沙魯裡山現代冰川分佈中心

冰川及永久積雪區面積28.35平方公里

均爲海洋性冰川

以懸谷冰川爲主

其中

最大的冰川爲格聶山懸谷冰川

位於格聶主峰南坡

面積爲4.75 平方公里

懸冰川

冰川最後的倔強

隨着全球氣溫的上升

冰川日漸式微

從山谷退至山頂

日漸消瘦的身軀

懸掛的崖壁

如垂暮的騎士

俯望着山下曾經征戰過的戰場

格聶“冰”成:古冰川傳奇

延續海子山故事

格聶山周邊堅硬的花崗岩體夷平面上

發育有2處古冰帽冰川遺蹟

它們是

海子山古冰帽的北延部分

冰川侵蝕過的花崗岩山體

崢嶸嵯峨

佈滿冰川漂礫的石海石河

蒼涼蠻荒

散落在石海的小型冰蝕巖盆和冰蝕湖

燦若星辰

圍繞湖泊

河溪蜿蜒如長蛇遊動

沼澤溼地野花恣意

水鳥起起落落

格聶山完整保留了

第四紀冰蝕與冰磧地貌的所有類型

從高山到低山帶

角峰、刃脊、U型谷、冰斗、鯨背巖、漂礫、冰擦痕、冰磧壟、冰磧堰塞湖等

01 角峰:雪山的姿態

幾乎所有5000米以上獨立極高山

皆爲角峰

或如塔,如錐,如劍

尖銳挺拔

雪山美姿

便取決於它的形態

格聶山

這裡這的王者之峰

呈金字塔形

由黑雲母花崗岩構成

高大宏偉,氣象萬千

端座于格聶羣峰之巔

無論雪山造型和辯識度來看

格聶山並不出衆

但格聶的美

卻勝在景觀上組合

草甸、花海、河曲、寺廟

組合出最迷人的格聶

格聶山的附近

海拔5807米的肖扎峰

海拔5780米的克麥隆峰

峰形優美

威嚴如守護之神

02 冰川U形谷

這裡

幾乎所有的溝谷都經過冰川改造

這種谷底平緩的溝谷叫冰川U形谷

以“格聶之心”爲中心

發育7條放射狀U形谷

熱梯、冷谷、仲納、仲嘎、哈日、卓隆噶阡、拉普

外圍則分佈有4條環形主溝

格姆溝、則巴溝、庫日溝和哈噶溝

以及

島納、笑基弄巴、肖扎、麥各、克麥隆、阿沙、苟冬等多條短促支溝

它們將格聶山分割成8瓣蓮花

這些冰川U谷

成爲格聶最美景觀的薈萃地

遠處雪山冰川環峙

兩側森林蒼翠欲滴

河谷底部河曲蜿蜒,草甸如織

到了花季,各色高山野花成片盛開

滿山滿谷,皆成花的海洋

03 冰川湖泊

這裡的湖泊

約有300個之多

皆爲冰川所爲

鐵匠山和夏窩格扎山

更是平均2.8平方公里就有一個

密度之大,世所罕見

類型上,湖泊可分爲

冰斗湖、冰蝕巖盆湖、冰磧堰塞湖、熱融湖、鍋穴湖和瀦積湖6類

冰斗湖

古冰斗積水而成

最常見的一種冰蝕湖

分佈在4800~5000米的雪線附近

常成羣分佈

較典型的有

仲納冰斗湖羣、仲嘎冰斗湖羣、阿沙冰斗湖羣、哈嘎拉冰斗湖羣、卓瑪拉錯、丹增拉錯、娘錯等

冰蝕巖盆湖

主要分佈於古冰帽作用區

常成羣分佈,數不勝數

冰川堰塞湖

由冰川帶來的冰磧物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

常呈串珠狀或成雙發育

較典型的有納措、納海、肖扎湖、格聶拉措、然日卡湖、各則湖、哈日翁青措、若根措、錯龍錯等

格聶之眼

在格聶

常見一種熱融湖

它是第四紀冰川結束之後

富冰的冰磧物片狀融化

形成近圓形窪地

蓄水而成

主要分佈在乃千多和各則草甸臺地上

海拔4500~4600米

湖泊的直徑爲10~100米

深度一般不超過1米

水面有時漂浮着低等水生植物

湖泊之間發育凍脹草丘

下部水系連通

現代大氣降水補給

影響湖泊的形成和發展

“格聶之眼”

是熱融湖的典型代表

位於格聶山東南側丘狀臺地

屬乃千多海子羣

乃千多海子羣

是一系列高山草甸型海子羣

格聶之眼便是其中

海拔最低、水量最多、面積最大的一個

受湖水的豐枯消落影響

湖畔植被以湖心爲中心呈圈狀分帶

呈現出圈層狀的色彩變化

從空中俯看,如少女美目瞳孔

以“格聶之眼”因而得名

立體草原

受印度-歐亞板塊碰撞的影響

沙魯裡山伴隨青藏高原持續上升

古近紀和新近紀時期

形成了二級夷平面

大約300萬年左右隆升加劇

夷平面遭受切割,變得破碎

第四紀冰川時期

這些被切割的夷平面

又受到冰川的削頂改造

槽谷推蝕和冰磧堆積作用

形成

丘谷相間,谷寬丘圓,縱橫起伏的

立體丘狀高原

這些丘狀高原多發育於

巖性鬆軟、構造破碎的古生代砂板岩地層

一般海拔4000~4500米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

丘狀高原的脊坡面上

往往發育一系列串珠狀的高山草甸型海子羣

如格聶之眼

而在丘狀高原之間

因理塘斷裂帶拉分沉降

還發育山間盆地

盆地外

雪山峙立

起伏的丘狀脊坡曲線優美

脊坡上

草甸如茵,野花恣意

之下是青黛的原始森林

以及幽長婉轉的曲流溼地

它顛覆了草原色彩單調

景觀單一審美“疲勞感”

展現出獨特的立體高山草原景觀

有人將雪山的丘狀草原稱爲

宮崎駿漫畫中的治癒王國

通透的藍天白雲

滿地的野花

極易沉浸在童話世界

冷谷溝與冷谷寺

冷谷溝

位於格聶的南部

因溝內的冷谷寺而得名

溝谷幽長而深遠

在格聶山的四周

像這樣的溝大約有8條

它們

如一雙張開手指的手

將格聶雪峰羣捧在掌心

冷谷溝是一條冰川侵蝕形成的溝谷

兩側陡峭,谷底平緩

斷面呈U形

鍋穴、冰川漂礫、冰磧堆積地貌等

冰川遺蹟隨處可見

在當地人的口中

這些冰川地貌往往幻化成各種傳說

大多與格薩爾的傳說有關

如一片花崗岩形成的冰川漂礫

在這裡便成了格薩爾王的馬鞍、弓箭洞、試劍石、碗

以及格薩爾王妃-珠姆的營帳、洗臉盆、擠奶桶等

沿冰川堆積物溯河而上

一片平闊的壩子出現在眼前

這就是著名的虎皮壩

虎皮壩早期爲冰川堰塞湖

後來河流切穿湖盆

湖水排空形成沼澤性溼地

溼地沿溝谷方向延伸,呈長條形

長約3公里,寬約800米

河流在河谷中如蛇遊動

連續彎出動人的曲線

其中不乏完美的Ω河曲

河流繞來繞去的地方

多形成鯨形沙洲

沙洲上灌木叢生

如精心修剪的盆景

沒有灌木的草地

野花恣意盛開

虎皮壩的上游

就是新冷谷寺

它齊齊整整地坐落着

金色大殿巍峨雄壯

冷谷溝中共有新老冷谷寺

老的冷谷寺距這裡約3.5公里

位於溝谷的上游

1164年

噶瑪噶舉派噶瑪巴都鬆欽巴來到這裡

修建了冷古寺

成爲康巴區第一座白教寺院

此後格聶山成爲佛教神山

在這裡,一直有

“要去拉薩朝拜,必先朝拜冷古寺”之說

雖然只有3公里

但去老冷谷寺的路始終佈滿大小石塊

摩托車在石塊上跳躍,十分驚險

濃密的叢林

常常看到前來覓食成羣岩羊

它們遇人不驚

顯然這裡的僧侶十分友善

老冷古寺

位於一個冰磧堆積體上

金頂、紅檐、白牆的恢宏大殿

在一堆經堂、僧房中十分突出

寬緩河岸成爲最佳觀景點

兩側的山崖

懸掛着規模不大的懸冰川

它們和遠處的雪山

在飄來散去的雲霧中若隱若現

離開冷谷寺再往前

便是人跡罕至的地方

只有最虔誠者的腳步才能達到這裡

路上常見“突如其來”的大石頭

有的是冰川漂礫

也有的是山上的滾石

每一個這樣的大石頭

在當地人心中都是與格薩爾有關的神物

有着神奇的力量

這讓整個格聶山,都充滿了“神性”

路上也有一些建築遺蹟

是廢棄的寺廟

荒野中的殘亙斷壁

總是讓人產生思古之悠情

在一個叫錯斡洛布林的山坡

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塊

石塊表面覆着一層橘紅色的藻類

它們成片集中分佈

將山谷染成一片紅色

再往前

據說就是格聶山最核心的中心

一個名叫雄心山的地方

傳說是格聶的心臟

朝聖的信徒

穿過神秘的苦修之地

經雄偉的向巴神山

到聖石崗普瑪然後焚香祭祀後

纔開始自左至右按順時針方向攀登繞行朝聖

據說雄心山旁邊有兩個聖湖

可以照鑑人的前世、今生與來世

當地人相信

只有朝聖了這兩座聖湖

纔算功德圓滿

由於天降大雨

路險難行

我們終究還是失去前往雄心山勇氣

留給下次吧

格聶古道:孔道大通

2021年

距此100餘公里稻城皮洛遺址

石破天驚的發現

證明早在13萬年以前

人類已開始踏足這片土地

它們在此遊牧、狩獵

近幾年,在格聶附近

斷崖石壁間發現的大量巖畫

真實地記錄了他們在這裡的多彩生活

而大量古碉、古寺廟、古驛站、古村落、古洞窟

似乎也也證明

這裡的文明從遠古傳續至今

從來未曾中斷

茶馬古道

最古老的線路從這裡通過

然後經過波密鄉、鸚哥嘴到巴塘

1718年

清政府開闢"川藏官道"

沿途設立糧臺、塘鋪

讓這條古道又有更多的政治意義

在這條道路上

來自四川盆地的茶葉

通過犛牛運輸隊運往西藏、南亞

往返於漢藏的官吏、僧侶

亦行走在這條古道

巴塘鸚哥嘴“竺國通衢”“孔道大通”等石刻

記錄着這段往事

丁真的世界,戶外者聖山

而早在1877年

外國旅行者William Gill便來到這裡

面對格聶

他顯然已興奮到語無倫次

“沒有任何詞語可以形容這座高大的山峰,

任何旅行者都可以體會到藏人的心情

不由自主地稱之爲聖山”

但在大多數的歲月裡

格聶都是沉寂的

養在深閨人不識

路過這裡的遊客

心中裝中稻城的雪山和西藏的神秘

無暇將餘光投向這裡

他們的腳步總是匆忙而堅定

然而

天生麗質難自棄

不知什麼時候

格聶南線成爲穿越界的天花板

這裡是戶外圈中口口相傳

令人垂涎欲滴格聶C線大轉

川西頂級的戶外聖地

又不知什麼時候

土生土長於斯地的

藏家小男孩珍珠丁真

以純潔乾淨的青澀表情

令久居城市的人們

忽魂悸以魄動

人們這才恍若隔世般地問

丁真的世界

理塘格聶在哪裡?

崗波聖地

藏傳佛教常將

大的地域比擬爲佛身

在《崗波聖地誌》中

格聶山整個區域被稱爲“崗波聖地”

是藏區三大苦修地之一

也爲密宗怙主觀世音的聖地之首

密宗經典勝樂金剛聖地

成爲藏傳佛教24聖地之一

相傳崗波勝地雪峰拱衛

格聶神山位於最南端位置

是聖地南天門的守護神

在崗波聖地龐大的神山家族中

除格聶神山外

還有向巴神山、肖扎神山、忽日日扎神山、曲龍夏瓊神山、喀青麥隆神山,庫日崗中神山、阿沙貢嘎神山等衆多雪山

林林總總大小神山環心伺立,各安其位

共同組成橫斷之心,蓮花秘境

共同守護着崗波聖地之心

格聶神山全名爲“格聶多吉巴尊”

意爲金剛聚福居士

在老冷谷寺古壁畫中

格聶多吉巴尊身披白袍、着白衣

騎白色駿馬,神采飛揚

是崗波聖地的守護神

有意思的是

這位崗波聖地之主

不光有着持護聖地之功和極高的修行果位

還有着美滿的愛情和幸福的家庭

在聖地衆多的雪峰中

有格聶妻子的化身雪峰澤登則姆

有格聶兒子的化身色秋巴則

他們依偎佇立在格聶周邊

幸福地生活在崗波聖地

參考文獻

1.李忠東,《誰在甘孜唱情歌》,《中國國家地理-甘孜專刊》,2022年6月;

2.四川省地球物理調查研究所,《格聶山景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2021年。

文丨李忠東

編輯 | 小俠

資料 | 張 晶 楊義東 劉露遙等

圖片 | 張善友 李忠東 王洪 等

部分圖片源自圖蟲創意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