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滿足多元化支付需求(財經觀)

關 望

持續優化支付市場結構,提供多元化支付服務,滿足不同人羣的支付需求

支付領域迎來新政策: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強調要聚焦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羣體支付不便問題,加強協同配合,加大必要的資源投入,多措並舉打通服務堵點,推動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等多種支付方式並行發展、相互補充。爲落實好會議精神,相關部門迅速行動,中國人民銀行召開優化支付服務推進會,強調將會同有關方面針對不同羣體的支付習慣,持續深化支付服務場景建設,不斷提升支付服務的包容性,着力完善多層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務體系,爲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羣體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務。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加強與各方協同配合,細化工作措施,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建立跟蹤督辦機制,激發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外幣兌換機構等支付服務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緊盯銀行卡受理、外幣兌換、現金支付、移動支付和宣傳推廣等重點工作,實抓實幹,力爭在短期內取得明顯成效。

支付是經濟活動的重要環節,支付便利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可靠性的重要方面。如今,“一機在手,走遍天下”,乘車、買票、購物……移動支付應用於經濟活動多個環節和場景,帶給人們極大的便利,很多人在日常支付環境中已很少用到現金。數據顯示,我國移動支付普及率已經達到86%,居全球第一,移動支付已成爲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名片。

移動支付的“快速成長”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不太熟悉移動支付的老年人等羣體會面臨不便;許多來華的外籍遊客和商務人士仍習慣通過刷卡或現金方式支付,支付習慣差異也讓他們面臨一些不便。此次出臺新政策,有利於推動現金、銀行卡等支付環境的改善,優化支付市場結構,更好滿足不同人羣的支付需求。

實際上,這並非相關部門第一次注意到支付便利性的問題。去年底,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表示,爲解決境外人士來華支付不便的問題,已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了專項工作機制,制定了“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的解決方案。可以說,近年來,引導支付惠企利民、持續加強支付服務的便利性已成爲支付市場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在提升支付服務的便利性方面,涉老、涉農、境外來華人員以及醫療、旅遊等場景都是佈局的重點領域。

面對日益增長且多元的支付服務需求,持續優化支付市場結構勢在必行。一方面,要通過改進銀行賬戶服務,提升電子支付在公共服務、便民場景的通用性,爲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羣體提供更多支付便利。比如,可通過推動移動支付的適老化改造、提升境外銀行卡和第三方支付綁定的便利性,完善適合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操作的支付工具和場景,同時對其如何正確安全使用移動支付加強指導。另一方面,需持續規範商戶現金服務,並通過出臺相關舉措,推動商戶更加積極使用現金、銀行卡、移動支付等多種收款方式,滿足不同羣體支付偏好。

優化支付服務,目的是提升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二者缺一不可。爲此,要聚焦重點城市、重點場所,不斷激發商業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外幣兌換機構等支付服務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相關主體加強技術研發、完善支付基礎設施,持續降低支付過程中的操作難度,提升支付效率和用戶體驗,同時採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確保支付過程的安全可靠,讓支付服務暖心又放心。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07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