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國中寫佳績 師生參加全國語文競賽一起獲得特優獎

公館國中老師徐薰娸、7年級鍾品宣一起拿到全國語文競賽特優獎。(公館國中提供/李京升苗栗傳真)

公館國中校長方麗萍(右一)一起恭賀獲獎師生。(公館國中提供/李京升苗栗傳真)

全國語文競賽剛結束,苗栗縣公館國中今年再度拿下2個特優獎,包括7年級鍾品宣榮獲汶水泰雅族語情境式演說全國特優,以及校方老師徐薰娸榮獲客家語社會組朗讀全國特優第1名,創下校方難得紀錄,師生一起獲獎,消息傳回學校,大家倍感光榮。

公館國中校長方麗萍說,校方長年致力於推動語文教育,栽培無數優秀子弟,近年來榮獲全國語文競賽大獎殊榮,包括2018年黃芊瑜榮獲全國客語朗讀特優、2019年劉宥心榮獲全國汶水泰雅語朗讀特優、胡馨雲榮獲全國作文特優、2010年陳品瑄榮獲全國客語朗讀特優、2021年宋沛宜榮獲全國客語朗讀優等,今天年再次拿下兩項特優,客語在學校生根發芽。

校方老師徐薰娸長年指導學生參賽,包括黃芊瑜、陳品瑄等人都是她指導的學生,今年徐薰娸也以身效尤參加比賽,榮獲全國特優殊榮。

徐薰娸說,客家話是「母語」也是母親教她的話,只要講母語就如同母親還在身邊,未曾走遠,這就是爲什麼她那麼愛客家語言,她身爲老師期許自己,想要遇見千里馬之前,自己就必須先成爲伯樂,正是這樣的反思,讓學生從原本興趣缺缺變得信誓旦旦。

並且她才能陪着學生獲得2018年、2010年全國語文競賽特優,從原本興趣缺缺到信誓旦旦的學生,是學生教會她如何當一位因材施教的老師。

徐薰娸表示,客家諺語「有狀元學生,無狀元先生」,教學過程中最大的收穫,就是學生也把她帶進全國賽的殿堂,當她自己站上擂臺時,才能感同身受學生的感受,她也永遠會記得得獎榮耀是客家文化給的,這纔是本土語言認同所帶來的無形價值。

另外,從公館國中畢業,目前就讀三義高中的黃芊瑜,從小跟着阿太學客家話,也在今年全國語文競賽客語朗讀獲得高中組優等的好成績,同時也透過特殊選才錄取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未來她希望深研客家語文及發展,延續阿太對她的期許,不要讓客家話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