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同齡人”的故事 激勵更多人前行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週年。
出生於1949年的“共和國同齡人”,是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光輝歷程的親歷者,更是新中國發展的奮鬥者、建設者和見證者。
國慶期間,上游新聞推出《共和國同齡人》系列報道,採訪了7位重慶的“共和國同齡人”,講述他們在文化繁榮、交通變化、工業發展、對外開放等各個領域,奉獻青春、揮灑汗水的故事。
這組報道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有他們的同事、同行……今天,讓我們聽聽他們的聲音。
感受到文藝工作者的驕傲和自豪感
“視頻和文字報道我都第一時間看了,做得非常好,也勾起了我的很多回憶。《共和國同齡人》系列報道首篇報道的‘主角’,是巴渝笑星曾凡強,作爲一名文藝工作者,他見證了重慶乃至中國的文化繁榮。”
看到報道後,曾凡強的徒弟、知名節目主持人何力格外感慨地說,今年其實也是自己拜師20週年。“看完報道,作爲他的徒弟,同時也是一名文藝工作者的驕傲感和自豪感,又一下子就出來了。”
何力說,“老師能從一個學徒成長爲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我覺得除了努力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品。”何力說,當自己看到老師在報道視頻中特別提到他跟每一位拜師的徒弟都會說,“你學藝要先學做人,因爲人品是最重要的。”“20年前我拜師的那一幕一下就在腦海裡浮現了出來,特別鮮活。”
“在此,我也再次祝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也希望我的恩師能夠平安健康,等新中國成立80週年、90週年的時候,我們再來一起慶祝他們的生日。”
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不斷自我進步
“我與新中國同歲,這是一場緣分帶來的特別故事,作爲依靠一雙假肢登上珠峰的登山者,我雖然沒有腿,但卻堅定地想把五星紅旗插上珠峰,這是一種決心。”夏伯渝說,自己今年特意提前到了北京,一是想早早地感受首都的國慶氛圍,二也是想看看升國旗,看看祖國的變化,也回顧自己一直以來走的這條路。“可以說,我跟隨祖國的腳步,不斷在挑戰,不斷在自我進步。”
夏伯渝說,就個人而言,堅持登山靠的是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是練深蹲、俯臥撐、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各種康復訓練。
但對於我和祖國來說,是祖國的進步,讓我能夠換上鈦合金假肢,足以挑戰珠峰,完成“珠峰夢”,我也因此把五星紅旗深深地插上珠峰,表達感激和感動的心情。
登珠峰體現的是一種民族精神,是無懼困難、永遠向前的攀登精神,我喜歡登山,也更熱愛我的祖國。
感受到城市公交發展的日新月異
“我們這一代人與新中國同歲,是一份榮耀,也很榮幸能夠以新聞報道的方式向大家講述以前的故事。”本次報道的受訪者、75歲的陸建國是一名退休的重慶公交司機,開公交30多年來,見證了城市公交的變遷與發展。
如今退休在家的他,鮮少有機會再坐一坐駕駛室。因爲這次報道,陸建國有了一次新的體驗,和兒子一起感受了如今智能化的公交出行場景,在現代化的公交站場,他近距離接觸了新能源公交車,感受了便民化的設備設施,“那一瞬間回到了以前開公交車的時間,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這麼多年來,城市公交事業的發展已經日新月異,交通也越來越發達,祖國也越來越強大。”
推動更多“重慶造”揚帆遠航
“透過報道,我們看到老一輩外貿人的奮鬥故事,他們憑着敢拼敢闖的精神,踏實勤勉的作風,爲‘重慶造’走出去打下堅實基礎。”
“共和國同齡人”張永奎,自1985年進入重慶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現重慶市商務委)工作,見證了重慶對外貿易從“摸着石頭過河”到滿懷信心“走出去”。
看了他的報道後,重慶市貿促會貿易促進部副部長王程雷表示,將繼承和發揚老一輩外貿人的精神和作風,搭建高效經貿合作平臺,更好地服務全市產業國際化發展,推動更多“重慶造”走出國門,揚帆遠航。
以多樣化高品質供給滿足消費新需求
“共和國同齡人”鍾德蓉,從“三八商店”到“重慶百貨”,再到重慶第一家商業上市公司,見證了消費市場翻天覆地的變化。
“非常走心,非常有溫度!”她的報道發佈後,重慶百貨通過視頻號等方式進行轉載,衆多員工紛紛轉發、點贊。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和背後的故事,也在社交平臺上掀起一波“回憶殺”。
重慶市零售商協會秘書長王巧玲說,當年“三八商店”成長爲上市公司的鉅變,讓她深有感觸。“老一輩用實幹精神樹立了榜樣,我們將和會員單位,不斷豐富消費供給,創新消費業態,更好滿足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質消費需求。”
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
75歲的鄧章芬,曾先後參與過重鋼四廠、西南鋁加工廠、重鋼集團、慶玲汽車廠的建設和改造,見證了重慶這座製造業重鎮的“煥新記”。
在看了和自己一樣的多位“共和國同齡人”的報道後,她表示,自己彷彿置身於幾十年前的日子。那時國家百廢待興,各行各業都處於發展階段,與現在相比,一切都是那麼落後。作爲一名與新中國同歲的人,她很慶幸見證了祖國的發展,現在也享受到了國家的福利。只有祖國安定繁榮,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鄧章芬真心祝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她說,“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
一家三代“重鋼人” 是我引以爲傲的事情
75歲的鄧世維,是一名“老重鋼人”,見證了“大國製造”。
“看了這組報道,我彷彿回到了幾十年前,自己在重鋼奮鬥的日子,令人心潮澎湃。”週年秀感慨地說,她也是“老重鋼人”,是鄧世維的同事,今年74歲,如今退休在家。
她告訴記者,自己1972年進入重鋼,在廢金屬車間工作,負責開天車。在重鋼盡心盡力幹了一輩子,退休後,週年秀依然牽掛着重鋼的發展。重鋼集團從大渡口搬遷到長壽後,自己去過新廠區幾次。“就想看看現在的廠區啥樣,有些啥變化。”週年秀笑着說。
從漢陽鐵廠到重鋼的百年曆程,不僅是一個企業的發展演變史,更是中國鋼鐵工業前行的縮影和寫照。在她看來,這是無數“老重鋼人”嘔心瀝血,付出艱苦努力的結果,是幾代重鋼人凝結的鋼鐵報國情結,她們一家三代都是“重鋼人”,這也是她一直以來引以爲傲的事情。
上游新聞記者 黎靜 張皓 郭欣欣 陳竹 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