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核三臨別電力 恐成無碳基載絕響

當企業與民衆苦於電價調漲的夢魘不散,而降低臺電虧損並抑低電價的解方卻在眼前,主政者不應視而不見。圖/本報資料照片

核三廠2號機歷經47天的例行性歲修,在12月7日取得核安會的並聯許可後,業已升載供電,這是該機組運轉執照於明年5月17日屆期前的最後一次歲修。若無任何非預期的能源政策調整,民進黨政府奉爲施政圭臬的「非核家園」,已經箭在弦上、即將實現。

我國目前的無碳基載電力只有核電。光電與風電等兩大再生能源主力,都屬不可調控電力,供電穩定性欠佳,尤其每年夏季晚間,更是再生能源電力的孱弱時段。慣常水力雖可全時發電,但發電量僅佔總量的1.3%左右,且易受降雨量多寡影響。唯一可靠的供電來源,在「517大限」後,將僅剩排碳的火力發電。依照前朝蔡政府規劃,2025年預計有50%的燃氣發電、30%的燃煤發電及20%的再生能源發電,但在再生能源開發進度遠不如預期的現實下,火電實際佔比必將高於80%。

檢視能源署本月初公佈的最新數據,截至10月爲止,氣電、煤電及油電的佔比分別爲41.9%、40.0%及1.5%,火電總佔比來到83.4%,創近五年新高。考量電力發展現況,油電或可於2025年歸零,但氣電佔比難以在明年達到50%,原因是多座新設天然氣接收站,目前仍受制於環評與地方抗爭,完工期程充滿變數。而我國天然氣安全存量低,原已不利於氣電充當基載使用,若其佔比提升遭遇困難,在避免缺電的前提下,同爲基載的煤電必然無法調降。

隸屬再生能源的光、風兩電開發,自2016年就一直深陷進度落後的窘境,除了光電覓址不順利、風電開發商難符國產化要求,期初目標訂定太過膨風樂觀也是原因之一。因此,經濟部早在今年初便已宣告,明年整體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將只有15.2%,必須等到2026年纔可達20%。事實上,再生能源近年的發電數據都不佳,今年10月爲止的佔比爲10.8%,相較2023年的9.5%、2022年的8.3%與2021年的6.0%,增幅其實不夠大。即便經濟部已下修明年的發電佔比,我們依舊認爲無法實現,而2026年的20%同樣難逃跳票的宿命。

開發進度未達標並非僅是時間推遲而已,其所衍生的問題其實相當複雜。原規劃用以填補核電除役後供電力缺口的再生能源,一旦無法提供足夠電力,更多的火電就必須投入。在氣電新增不順利、煤電新增不可行的情況下,除役煤電機組「不拆除、轉備用」成了臺電的保命符。臺中火力電廠引人詬病的「六氣六煤」計劃,就是一個大開倒車的個案,空污問題只能先忽略,民衆健康被迫再等等,正是政策錯誤卻一意孤行的惡果。

除了發電量,裝置容量新增進度也值得關注。截至今年10月,光電裝置容量爲13.82GW(百萬瓩),風電爲3.86GW,雙雙落後於20GW與6.8GW的2025年目標值。而如此巨大的差距,已無任何及時填補的可能性。

無碳電力的總量下滑,勢將導致我國的電力排碳係數上升,目前的83.4%火電佔比與4.8%核電佔比在明年517後,必定呈現一增一減的態勢,85%以上的排碳電力幾已無可避免,這可從核三2號機歲修期間,整體供電曾經出現的95%火電佔比看到跡證。對於企業而言,營運挑戰也將加劇,不僅綠電難覓,面對國內碳費與國外碳稅課徵,產品成本隨之墊高已無懸念,未來競爭力恐輸給續用核電的日、韓兩大對手。

另一方面,核三兩部機組的裝置容量合計達190.2萬瓩,約佔5%至6%的備轉容量率,每年可供150億度便宜潔淨電力。根據臺電12月的最新資料,核電每度成本僅1.22元,遠低於購入電力的每度3.88元,更低於購入再生能源電力的每度5.31元。核三電力以再生能源取代,臺電每年必須超支600億元。當企業與民衆苦於電價調漲的夢魘不散,而降低臺電虧損並抑低電價的解方卻在眼前,主政者不應視而不見。

政府若有意調整核能政策,並考慮續用核電,不論是已停轉機組的重啓或運轉中機組的延役,均可透過核安會內部修法,解除臺電申請機組執照更新的時程限制,不須立法院修法或另立特別法即可完成。閣揆卓榮泰數度發言指出,新核能技術於2030年開發完成後,核電在臺灣可討論、可考慮。只不過,爲了解決眼下供電穩定性不足的問題,2030年前先讓既有核電機組重啓或延役,難道不是更迫切且務實的作法?苦民所苦,政府千萬別讓核三臨別電力,成了無碳基載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