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團體籲 檢討兩岸關係及能源政策

林伯豐表示,臺灣過去是一個幸福島嶼,高速經濟成長,但是近年經濟動能不如過去,導致民衆對於執政黨失望。包含能源政策錯誤,導致臺灣供電不穩定,面臨缺水、缺電問題,讓廠商投資充滿疑慮。

林伯豐說,民進黨執政有許多不確定性,如疫苗採購措施、行政院在立法院答詢等,讓民衆不以爲然;最後,臺灣在國際上可以傾日、傾美,但也要「友中」,前陣子的G20峰會,各國也表現友中態度,臺灣更沒本事反中或抗中,臺灣應該改善兩岸關係,與中國大陸和平相處。

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是否有利民間團體與中國大陸交流?林伯豐表示,各省級領導尚未完全確定,需要底定之後,民間纔可能與對岸進一步交流。

商總主席賴正鎰表示,希望未來可以改善兩岸關係,這次選舉結果顯示,兩岸若繼續緊張、或者有發生戰爭可能,就會影響到經濟或與大陸的經貿關係。

賴正鎰指出,其次就是能源政策,現在政府政策仍持續高度依賴天然氣,相當不利205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目標,尤其核電退役後,對於供電穩定、國家安全都相當不利,應將核能列入能源結構當中。

賴正鎰指出,美國提出晶片保護政策,政府應該思考臺灣地位、供應鏈的角色,促進臺灣產業發展;以及政府應該平衡美國、中國大陸、臺灣的平衡,不宜過於偏向美國,或者成爲美國利用的棋子。

賴正鎰認爲,這次雖是地方選舉,但將牽動到2024年的總統大選,以及展現新的民意,所以還是對於臺灣政策、兩岸關係改善上,多少有一些影響。

工總核心幹部認爲,選舉結果不代表在野黨贏,只是民衆對於民進黨施政不滿,透過選票唾棄,該幹部認爲,民進黨真的要好好思考與檢討未來的政策。這次的選舉結果,可望降低兩岸敵視、雙方關係不會這麼僵持,對企業而言是一個溫和環境的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