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研發醫療級監控穿戴應用系統 首次導入彰化醫院落地應用

工研院與蓋德科技合作研發「800Z智慧健康手錶系統」,首次在衛福部彰化醫院進行測試驗證,醫護人員透過監測可即時提供個人化診斷與醫囑。(工研院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後疫情時代加速醫療智慧型穿戴裝置應用,在經濟部工業局電資組支持下,工研院與蓋德科技合作研發「800Z智慧健康手錶系統」,導入AI人工智慧分析系統進行臺灣醫療認證程序,首次在衛福部彰化醫院進行測試驗證,未來醫護人員可透過及早監測,即時提供個人化診斷與醫囑,讓醫護人員零接觸,安心診療。

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所長張世傑表示,AI人工智慧科技帶動智慧醫療往前邁進,工研院長期深耕AI人工智慧精準健康數據模型分析與應用,希望透過AI人工智慧協助提升治療精準度與個人化應用。

在疫情風險下,血液透析可能有感染風險,去年工研院與衛福部彰化醫院合作,建立智慧血液透析臨牀資訊系統,成功將所有透析病歷、醫療資訊、交班訊息全面電子化,透過AI分析在診療過程可能產生的低血壓風險,降低病患不適感。

雙方合作後,工研院將研發的AI人工智慧BOX與蓋德科技手環結合成,「800Z智慧健康手錶系統」,能即時上傳病患生理資訊,再透過邊緣運算立即將數據進行AI演算,提供護理人員最新的病患狀況,讓醫療照護更有保障。

工研院也協助「800Z智慧健康手錶系統」在彰化醫院進行場域驗證,透過AI精準健康數據模型,分析患者透析過程的連續健康數據,瞭解生理趨勢與變化,持續將健康管理從醫療院所延伸至居家生活的健康數據監控與管理。

張世傑指出,目前已成功獲得近500位患者、上萬筆資訊,協助管理慢性患者居家動態健康數據變化並掌握風險,成功降低醫療資源,進而提升患者的健康生活品質。

彰化醫院院長曾孔彥表示,「800Z智慧健康手錶系統」支援精準的心電圖、血氧濃度、動態心率、動態壓力、體溫等重要健康數據的收集與應用,可在醫療院所、養老中心、企業辦公室等大型場域,進行即時健康數據收集與管理,並支援即時求救按鍵,監控患者健康數據與緊急需求迴應,降低醫護人員的照護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