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魔法書」問世 揭露千年前愛恨情仇小確幸

古埃及法老時期結束後,埃及先後歷經古羅馬人、阿拉伯人統治,融合基督教與伊斯蘭文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德國考古學者近日把西元4世紀至12世紀一批古埃及法術咒語破解結果集結成書,用途包括催生愛恨、詛咒敵人、治病助孕、預知未來。這是學界首度推出古羅馬帝國統治末期至阿拉伯人征服初期的古埃及人「法術大全」,一窺當時百姓私生活面貌。

綜合科學新聞網站Phys.org與美國《新聞週刊》報導,德國烏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Würzburg)團隊長年鑽研古埃及「法術」文本,古希羅時期埃及法術咒語文集1928年即已出版。該校古物學者杜蘇(Korshi Dosoo)、裴寧爾(Markéta Preininger)領導團隊以5年光陰解譯,第一本以科普特語(Coptic)爲載體的「埃及魔法書」綜合文集終於問世。第1冊彙整各式法術處方,去年11月出版,篇幅600頁,附譯文、註釋、圖畫、使用材料說明。

基督教出現於埃及最早溯及西元1世紀,阿拉伯人7世紀入主埃及後,伊斯蘭教在多數地區成爲主流,不過現今埃及仍有基督徒。科普特語是晚期的古埃及語,字母來源包括希臘語與古埃及文的世俗語,西元2世紀左右取代世俗語在埃及開始使用,7世紀阿拉伯人佔領埃及,阿拉伯語逐漸代替科普特語。埃及在這800年之間,融合了古羅馬人與阿拉伯人的宗教文化。

這些科普特語法術文字寫在莎草紙、羊皮紙、紙張、陶片等物品上,當時的埃及人認爲具有法力神效,有的當作護身符配戴,有的藏在敵對者住所。杜蘇說,留存下來的法術咒語約600則,此前問世相關著作頂多收錄100則,其餘散見各文獻,僅少數專家知道如何查找。

新書彙整的法術文字分成好幾類,包括防止死亡威脅或惡魔侵擾、安撫仇敵、實現特定願望。愛情咒語很常見,且多爲男性所用,某些情況下意在拆散已婚夫妻。另一主要用途是保健,諸如預防發燒、頭痛、失眠,不少婦女配戴寫在莎草紙的咒語以求懷孕。

這些法術文字反映了宗教信仰在那個時代日常生活實務應用而非崇高理想,時人從古埃及多神信仰過渡至基督教、伊斯蘭教的過程,大衆對於俗世與神界的態度,凡夫俗子的願望恐懼、爭執煩惱,百姓如何看待與理解幸福成就、痛苦疾病、愛恨情仇。

古埃及信仰過渡到基督教信仰的過程,在這些咒語文本留下了痕跡。杜蘇說,此時期的埃及受基督教文明影響,結束了多神崇拜,卻繼續相信充滿超凡力量的世界存在,古埃及神祇變成了侍奉上帝的天使聖人、想傷害上帝子民的邪魔惡靈。

杜蘇、裴寧爾主持的團隊第2冊寫作計劃已獲德國研究基金會(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核可經費支援,往後3年以科普特語「法術處方語料庫」爲主題研究。全套出書計劃粗估約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