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感」傷身更傷心!從「3件事」做起,避免成為孤獨老人

新活藝術會透過藝術創作讓長輩回顧生命、整理人生,許多長輩因此重新開啓和家人的話題,串起過往人際連結,孤獨感也減少。 圖/康思雲提供

林先生年輕時遊手好閒、家暴太太、從未負起責任養家,年邁後遭孩子遺棄,又老又病的他被社會局安置到機構,在四處都是人的機構,他感到非常孤獨。

吳爺爺長期失眠,定期到精神科看診拿藥,有次幽幽地跟醫生提起,他年輕時努力栽培子女,用盡資源把孩子送去國外唸書,後來子女都在國外成家工作,近年因爲疫情一年見不到一次面,他常在夜裡輾轉難眠,覺得此生最後悔就是太用力養小孩,致使老後無人陪伴。

陳阿姨就是吳爺爺羨慕的那種人,有先生、中年兒子同住陪伴。但先生退休了什麼事都不做、襪子亂丟,邀他出遊也不願意;兒子則是早上起牀就出門工作,回家就關進房間,一週說不上三句話。陳阿姨只有在做家事煮飯時感受到「三人份」,多數時間覺得孤伶伶。

魏奶奶年輕時喪偶,獨自把三個小孩養大,孩子孝順,常常帶着孫子輩、曾孫輩回家,她住的地方總會溢起四代同堂的歡笑聲。但年逾九十的魏奶奶偶爾也會跟孫女說,她覺得自己活夠了,那些和他一起來到地球上的人,陪伴她經歷人生每個重要階段、知道她的成長、喜好的人一個個走了,她感到孤單。

人生行至老年期,各有各的孤獨感故事,這樣的感受出現的時候無法預料,情況也不易改變。臺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解釋,決定孤獨感的,不是一個人每天遇到多少人,而是他期待的社會關係的質與量,與他實際獲得的是否相符。例如A認爲年節和家人電話報平安就是良好關係、B認爲每週都要一家四代人吃飯相聚才行,當假期同樣是一個孩子回家探望時,兩人的感受就會大不同。

蔡佳芬指出,孤獨感和憂鬱症有高度相關。可能原本活躍的人罹患憂鬱症後社交退縮,感到孤獨;長期的孤獨感也容易導致憂鬱症。不只憂鬱症,孤獨感對人的身心都有負向影響,長期感到孤獨者,有比較高的比例出現失智症、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

感受孤單失落時,蔡佳芬建議爲自己積極行動,「沒有的東西就自己想辦法去取得啊。當然有人可能運氣很好,人生遇到一個人可以一直給你,但那是運氣,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運氣。」

她有三個建議,一來是讓自己成爲可愛、有智慧的老人,想想過往生命裡那些讓你靠近、請益、聊天的長者是什麼模樣,成爲像魏奶奶一樣的可愛老人,而非像林先生的可憐老人。

第二是管理對他人應該陪伴的慾望,找到生活的平衡與安適及靈性的富足,讓生命的豐富感可以自給自足。

第三是積極創造人際連結。尤其在年輕時,就好好經營伴侶、親子關係,用心經營的關係都是在累積情感的存款,即便到了老年期有許多事件會消磨家人間感情,存款夠豐厚就比較能夠度過。

爲孤獨的長輩 尋找幸福好友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在關心獨居老人議題時發現,社區中不願意走出來的獨居長輩,常常伴隨着憂鬱或是其他身體的疾病,是孤獨感的重災區。

基於此,老盟去年和全臺八個社區展開了「社區共好暨孤獨處方箋」計劃,培訓社區關懷據點初老志工,讓他們受某些專業訓練後,去陪伴社區裡走不出來卻又很需要連結的老人家。

張淑卿強調,有別於原有的社工評估、社會福利模式,這個計劃想要提供給孤獨長輩的,是個可以增加社會互動、創造人際連結的「好朋友」。

志工們會兩人一組到老人家家裡,不是隻有量血壓、關懷訪視,還一起生活、聊聊天、話家常。

例如志工白天可能在關懷據點學插花,或是有趣的活動,下午去找好朋友時就可以分享,甚至一起做、一起玩。讓地理上封閉限制的長輩,透過這種人際的互動,跟社區有些連結,降低孤獨感。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