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咖啡紅到日本去 水保整治護溪成觀光亮點

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企畫監製的《第一杯咖啡》,爲首部以臺灣咖啡爲主題的微電影,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分局長陳榮俊(右)希望將臺灣咖啡推向國際舞臺。(盧金足攝)

2000年時因一場午後豪雨,挾帶崩落的土石約6萬立方公尺,長驅直入村莊,沖垮華山通往鬆角部落的鬆華橋,土石更填滿溪谷,現在存留一塊大石頭見證驚人的大自然力量。(盧金足攝)

水保局將華山地區特有山林風光,本土咖啡與華山溪土石流整體治理成效作資源整合,就地取材以生態工法整治華山。(盧金足攝)

華山國小的「小小咖啡師」體驗咖啡五感的藝術響宴,帶領民衆認識臺灣咖啡中的香氣密碼。(盧金足攝)

華山商圈熱推創意風味餐,讓觀光客到雲林古坑遊玩人氣景點,也能大飽口福。(盧金足攝)

打造的梳子壩分離土石流帶來的侵害。(盧金足攝)

咖啡飲品風潮帶動全世界,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企畫監製的《第一杯咖啡》,爲首部以臺灣咖啡爲主題的微電影,臺灣咖啡進軍日本的試金石,成功打開日本咖啡市場,雖然一杯來自臺灣的咖啡比日本當地咖啡貴數倍,仍吸引很多咖啡愛好者,打開臺灣咖啡金字招牌的水保局南投分局,不只投注於水土保持,也翻轉農業產業價值。

水土保持局近年在雲嘉地區成立咖啡專區,力邀與咖啡有連結的藝人拍攝微電影《第一杯咖啡》,水保局南投分局爲協助行銷古坑咖啡,也拍攝「第一杯咖啡」微電影,就是以古坑鄉歷史建築「永光派出所宿舍」爲重要故事場景,名列古坑第一件登錄歷史建築的建物,咖啡飄香讓世界認識臺灣咖啡產地之美。

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分局長陳榮俊說,爲推廣臺灣咖啡,在雲林大草嶺及嘉義阿里山地區」推動咖啡專區,吸引年輕人投入產業,《第一杯咖啡》微電影鏡頭走遍雲林古坑綠色隧道、雲林古蹟咖啡館、草嶺咖啡三合院、阿里山咖啡農田等,發揮最大「影」響力。

近幾年來全球常面臨大自然考驗,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不遺餘力地推廣「水土保持教育宣導計劃」,透過水土保持教具、志工培訓與校園宣導等多元教學方案,讓民衆對於水保知識有更深層的認知。

民衆宅在家防疫多時,疫情漸穩定,出遊機會增多,「華山六寶風味餐令人回味無窮」,陳榮俊表示,各家餐廳拿手菜,運用在地食材既健康又養生,多名女性主廚料理菜色令人驚豔,再品嚐古坑咖啡,爲旅遊增加更多難忘的記憶。

華山商圈熱推創意風味餐,由華山小吃、阿嬤私房菜、天秀山莊三名當家女廚以華山六寶「咖啡、茶、筍、香菇、苦茶油及蜂蜜,開發的特色餐飲與手作產品,讓觀光客到雲林古坑遊玩人氣景點,也能大飽口福。

雲林縣是臺灣的農產重鎮,其中古坑鄉的咖啡還登上國際舞臺,古坑的華山現在蔚爲咖啡品牌,帶動周遭的觀光產業,經水土保持重建,減少大自然反撲機會,當地民衆對2000年時因一場午後豪雨,挾帶崩落的土石約6萬立方公尺,長驅直入村莊,沖垮華山通往鬆角部落的鬆華橋,土石更填滿溪谷,造成防砂壩與護岸遭受沖毀,格柵攔也遭淹沒,造成村民的生命班全及財產損失。

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展開護溪整治,建置完整的防治土石流設施,崩塌地的處裡,打樁整坡覆育土地。

其中,打造的梳子壩分離土石流帶來的侵害,還在於2003年7月20日成立華山土石流教學園區,讓參觀者對水土保持知識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增加民衆防災與避災觀念。

陳榮俊強調,水保局將華山地區特有山林風光,本土咖啡與華山溪土石流整體治理成效作資源整合,就地取材以生態工法整治華山,並進行土石流災害成因、防治過程及防砂壩等構造物實物解說,增加民衆防災與避災觀念。

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以專業技術保護山林,還透過深度體驗農村活動,行銷推廣地方產業和遊程,從傳統中創新、整合、發掘新的觀光資源,活化農村觀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