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人口移入 學者籲留住移工
主要國家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時間
國發會推估2070年臺灣人口降至1500萬以下,商總理事長許舒博直言,這麼恐怖的數字,是不是代表現在不要蓋房子?因爲以後都沒有人住;另就金融保險業來說,年輕人保單減少、無法推廣新的客戶,反而是較高風險的老人投保,這對於金融保險業發展相當不利。學者則建議,政府政策上,可鼓勵人口的長期移入,像是藍領轉灰領,鼓勵過去藍領的移工留在臺灣。
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指出,人口減少有三大影響,首先是勞動力減少,對於生產力來說相當不利;其次對於財政負擔會加重,因爲老年人增加,對年輕人來說稅的負擔就會增加,財政赤字就會擴大;最後是消費動能會疲弱,因爲消費最多的通常是青壯人口,老年人口消費較少,就像現在的日本一樣。
許舒博分析,高齡化癥結並非年齡,在於「健康餘命」,讓勞工的健康時間可以拉長,有健康的身體亦減少社會負擔,政府才能思考延長勞動時間,如二次就業或延緩退休年齡。
許多國家也面臨高齡化問題,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高齡化、少子化影響的是百工百業,預期10年內對於各行業影響還不會太明顯,但是影響性會逐漸擴大,政府應思考如何擴大補助、鼓勵年輕人生育,或者減輕養小孩負擔。
除鼓勵國人生育,移民亦能解決人口減少、老化問題,像日本、南韓也相當歡迎外籍移工。許舒博認爲,政府應該要有良好的移民政策,讓白領階層願意到臺灣讀書、就業、甚至移民深耕臺灣。
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指出,現階段臺灣的人口就是生不如死,建議政府政策鼓勵人口長期移入,像是藍領轉灰領,鼓勵過去藍領的移工留在臺灣,但要留心目前這些人才仍會因家庭或者其他因素回到母國。此外,產業可以轉型自動化、導入AI取代勞動力,但要配合人口結構以漸進的方式去改變。他也認爲,政府、主管機關可思考以法令的方式逐漸延長退休年齡,並配合社會福利制度,提供更多的誘因,讓中高齡者有意願、有動機留在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