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農突昏倒 一查「壽命剩3年」 高醫搶命成功
古姓老翁比一般人少了一瓣心臟瓣膜,高醫搶命成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楊舒婷高雄傳真)
新竹一名67歲的古姓菇農曾因心臟病裝置支架,7月時突然在友人家昏倒,家屬上網查文獻發現老翁可能撐不過3年,經親友介紹南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求診,經過心臟內、外科團隊聯手,發現老翁的心臟瓣膜少了一瓣,且合併嚴重狹窄,經過「開心」手術後,老翁一個禮拜後出院,且身體回到健壯的狀態。
古翁曾罹患心臟疾病,因此裝設心臟支架,但近年來經常感到疲憊、腳底發涼,古翁也摸不着頭緒;7月時古翁到親友家作客,卻突然昏倒緊急送醫,送醫後病況仍未改善,家屬上網查詢相關文獻,發現依照古翁的病情可能撐不過3年,讓家屬相當惶恐。
透過友人介紹,一家人帶着古翁南下高醫就診,高醫心臟團隊經過解剖智慧功能的心臟超音波系統,搭配藥物刺激負荷量測,以及心電圖同步電腦斷層分析等檢查,發現古翁爲「先天雙瓣性主動脈瓣並嚴重狹窄」,纔會導致心臟衰竭。
經過心臟內、外科聯手手術後,古翁心臟功能逐漸恢復,且原本只有45公斤的他,也胖到50公斤,身體也硬朗了起來。
高醫心臟外科主任蔡峰鈞表示,一般人的主動脈瓣膜構造有3瓣,只有2%的人是雙瓣,屬於先天性病變,在胚胎時期就產生,民衆在年輕時通常沒有顯著症狀,但隨着年齡增長、血流經過造成亂流,慢慢會造成瓣膜病變。
蔡峰鈞強調,不是所有主動脈瓣狹窄都會發生鈣化,或有明顯壓力差,有些較年輕的病人是先天雙瓣性主動脈瓣,鈣化不嚴重而是纖維化造成狹窄,尤其心臟功能低下者,會因無法產生足夠壓力差,而低估瓣膜狹窄的嚴重度,延遲診斷與治療。
心臟內科主任林宗憲表示,主動脈瓣狹窄是可能造成猝死的疾病,尤其出現心臟衰竭時大約只能活1年半。此次心臟醫療團隊先爲古先生施行心導管檢查,確認其心臟功能不佳並非冠狀動脈疾病所導致,但古先生的左心室射出分率指數只剩22%(正常爲50%),因此診斷出古先生爲「先天雙瓣性主動脈瓣並嚴重狹窄」爲其心臟衰竭的主因。
高醫副院長羅傳堯表示,臺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主動脈瓣膜退化發生鈣化與狹窄,已成爲老年人接受「開心」手術的第一名。從傳統開心手術到經導管瓣膜置換術等,一直都有很好的治療成果,尤其對於一些非典型、先天性雙瓣狹窄合併心臟功能低下者,常因沒有嚴重的鈣化與足夠的壓力差而變得病症不明確,導致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