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從四點判斷俄烏局勢,俄羅斯未必輸,但美國不會贏(王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右)和國防部長奧斯汀(左)4月24日訪問烏克蘭,在首都基輔與總統澤倫斯基(中)會談。(烏克蘭總統府)

提起5月9日,都會想起俄羅斯的二戰衛國戰爭勝利日。但大家都忘記了這一個日期還是另一場歷史偉大戰役「美吉多戰役」的勝利日。

美吉多戰役是人類歷史上有確切文字記載的第一場戰役。公元前1457年5月9日,圖特摩斯三世領導下的古埃及王國戰勝了330多個城邦組成的反埃及「迦南聯盟」,此後屢戰屢勝,最終締造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跨洲際帝國埃及帝國。

當下西方輿論充斥着對俄烏衝突升級、烏克蘭反攻的各類猜想與評論,以及西方政客輪番飛抵基輔支援烏克蘭的聲勢,甚至還召開由美國主持40國防長會,擺出俄羅斯一國對抗美國領導的「40國聯軍」的壓迫感。加之中國不少網友本身對俄軍軍力「數天解決戰鬥」的超高期待落空,對俄羅斯國運的擔憂感上升,一些研究者還撰文建議中國公開支持俄羅斯。

其實,事態遠未到俄軍兵敗如山倒的地步。列舉美吉多戰役勝利日的巧合,就是想重提3477年前的那場戰役,埃及1:330最後都能贏;這場俄羅斯看似1:40的戰爭,也未必會輸。

當下的俄烏衝突,美國與北約發動的輿論戰來勢洶洶,一副想置俄羅斯以死地的架式,但戰爭靠的不是陣勢或聲勢,也不是參與行爲體最多的那方就一定能贏。預測戰爭的成敗,也不能只是靠輿情。至少有四點確鑿的證據支撐「俄羅斯情況尚可」的總體判斷:

第一,西方支援烏克蘭的實際到賬物資與資金,遠不足以撐起烏克蘭的反攻與最終勝利。5月6日美國國務卿在講話中承認,2月24日以來美國對烏安全援助總額達38億美元。當天總統拜登講話也坦白,「已幾乎用盡了美政府可用於向烏提供安全援助的資金」。拜登曾想爲烏克蘭向國會申請330億美元的援助但未果,於是他呼籲「國際夥伴們須繼續展示團結和決心,爲烏提供源源不斷的武器和彈藥」。美國自己沒錢,讓盟友多出一些。

那其他「夥伴們」到底給了烏克蘭多少呢?我大體算了一筆,實際到賬應該不會超過50億美元。要知道澤倫斯基公開叫喊,烏克蘭一個月用於公務員工資、維繫戰時政府基本運作的費用就要70億美元。

由此看,無論此前英國首相約翰遜,還是近期國會衆議院議長佩洛西、拜登夫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訪基輔,多是把烏克蘭當成自己的政治秀場,以及一場場口惠而實不至的外交活動。難怪澤倫斯基反覆呼籲西方政客,「要來千萬別空手來啊!」可以想像,除非美西方10倍、20倍級的增加援助,否則根本無法支撐澤倫斯基宣稱的「7月反攻俄羅斯」的計劃。

第二,美西方對俄製裁衝擊不大,且還有可能讓俄羅斯賺了一筆。俄羅斯近萬億海外資產被凍結,經濟增長肯定會受到衝擊。但《經濟學人》雜誌5月初公開刊文說,制裁只是讓俄羅斯「受了皮外傷」。衝突以來,能源、糧食價格都暴漲20%以上。

國際貿易商家出於恐慌心態而產生的囤積行爲,猛增對俄能源與糧食進口,3月底被曝出連美國都一週內對俄原油進口猛增43%。價量雙增,俄羅斯貿易商其實賺了不少錢的。俄羅斯財政部透露,5月將額外收到油氣收入4140億盧布的資金。

4月初推行的「盧布結算令」更是高招。美西方兩個月內推出對俄8000多項制裁(是40多年美西方對伊朗制裁總數的約3倍),一度令盧布從79:1大崩至154:1美元。「盧布結算令」則使盧布力挽狂瀾,甚至回漲至超出衝突前的66:1美元(5月8日匯率),創3年來新高。

國際貨幣市場上「求盧布、去美元」之勢已起。美國將「貨幣武器化」,180多國央行行長心裡想的肯定是同一件事:今天你拿美元打俄羅斯,明天就有可能打我。於是自然產生的後果是,美國作爲國際儲備貨幣的比例已降至58%上下的歷史新低,「去美元化」已然在加速。

第三,美歐內部裂痕已起,對俄製裁與戰略壓制不會長久。匈牙利已多次重申反對並將否決對俄能源制裁,目前已有超過10個國家接受了「盧布結算令」,暗暗選擇與俄羅斯進行妥協。

現實比人強,歐盟對俄能源依賴度超過40%,有一些國家(如斯洛伐克、奧地利等)對個別能源種類(如石油、煤、天然氣等)對俄的依賴度甚至超過80%。沒有俄羅斯,他們的日常生活真的受到巨大沖擊。

4月,歐元區通脹率7.5%,創歷史新高。不少歐元區國家與生活相關的支出(電費、糧價)有的都漲了15%以上。反戰聲高漲,民粹主義浪潮一波超過一波。歐盟政治人物更新換代,梅克爾退休後,馬克宏變成了資格「最老」的人物。

4月底法國大選中「險勝」的馬克宏,近日主動要求與普丁通話2小時,結果是俄羅斯的回嗆:北約必須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武力支持。德國總理蕭茲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5月他連續表態希望俄烏衝突早點結束。

歐盟很想找能源替代,但普遍評估,即使歐洲鐵了心地能源「去俄羅斯化」而轉購非洲、中東、美國能源,也得要到2027年。俄羅斯離歐洲近,運輸成本低,能源價格更便宜,歐洲愛莫難捨啊。可以預料,隨着衝突不斷拉鋸化,歐盟會越來越難受,尤其是三、四個月後入秋轉冷,天然氣取暖需求量上升,歐盟更會服軟。從這個角度看,歐洲會選擇與俄羅斯妥協的時點不會超過2022年秋季,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第四,俄羅斯在頓巴斯地區的軍事存在沒有陷入「人民戰爭」,相反,很可能從實際控制頓巴斯中獲得不少實際利益。頓巴斯地區約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00萬,都僅佔烏克蘭國土和人口的1/10左右,但頓巴斯卻是烏克蘭經濟、工業與能源重鎮,經濟總量佔1/3,GDP總量約500億美元。目前,俄羅斯在頓巴斯的實際控制區,本來就是使用俄羅斯語的俄羅斯族佔多數,長期受基輔政權的壓制,分離之心早已有之。

頓巴斯地區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更是著名的鋼鐵、機械的工業重鎮,宣佈獨立後已被俄羅斯承認。若像2014年克里米亞獨立後併入俄羅斯,將會使俄羅斯經濟總量額外增加1-2%。

另據統計,俄羅斯在衝突初期拿下的敖德薩南部的蛇島,周邊油氣資源豐富(約1200萬噸石油和7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儲備),探明儲量價值約1萬億美元。

當前俄軍推進速度較慢,且非常注意當地的人道主義考量,我想,大概率就是「以戰養戰」、推行長久佔有並最終領土併入的戰略。從這個角度看,俄羅斯發動這場軍事行動從經濟利益上看是不虧的。

一些人對俄羅斯未來的擔憂,一方面是出於對俄羅斯軍力超高期待落空的心理正常反應,另一方面也是出於「俄羅斯若敗、下一個西方將對付中國」的脣亡齒寒感。但把心理預期調整至如果俄羅斯一開始就沒有想吞併烏克蘭、一開始就沒有想「速勝」的角度,那麼,有理由相信,這場俄烏衝突打到現在,總體上看俄羅斯面臨的局勢並不算糟糕。

俄民衆對普丁的信任與支持率從衝突前的65%到5月初的81%,也充分證明俄羅斯實際情況。不少俄羅斯朋友私下表示,雖然一些如蘋果手機等在線事務受到影響,但整體上日常生活仍穩定且內心支持普丁這場軍事行動,也印證了上文的推斷。

當然,這並不是說美國對俄羅斯的策略面臨失敗。事實上,兩個月多來,中國人講述美國「以烏制俄」、「以俄壓歐」的策略是有道理的。從能源、軍工收益及大西洋聯盟鞏固的角度看,美國短期內肯定是俄烏衝突的最大贏家。但長期看,美國未必贏。

全世界人都看在眼裡,美國與北約打的是代理人戰爭,消耗的是烏克蘭人的生命,想達到削弱俄羅斯的目的,捍衛的卻是美國與北約霸權。

雖然表面上看西方媒體不斷拔高與塑造美國與北約的正義形象,但世界不是傻子,美國表現出來的狡猾、虛僞已經讓西方所謂道德高地完全崩潰。從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再到烏克蘭,多少血腥與災難都是在西方所謂正義之名下產生。

真正可憐的是烏克蘭。烏克蘭肯定是最大輸家,烏克蘭人肯定最苦。這次波蘭跳得很高,對烏西地區原本曾是波蘭領土的多個州有所覬覦,甚至夢想着建立波蘭-立陶宛聯邦。還不知道其他國家到底打着怎樣的算盤呢!

腦洞大一些,說不定最後俄羅斯與北約、歐盟最終妥協,犧牲並瓜分了烏克蘭,這種概率也是有的。所謂「兩頭大象打架,草地最遭殃」,演員出身的政治素人澤倫斯基的戰略能力顯得不足。

本文的最後,我很想推薦瑞·達利歐新着《原則:應對變化中的世界秩序》。這位全球最大私募基金的老闆在連續盈利近半個世紀後,最想知曉的不是財富本質,卻想要真切地探究世界帝國興衰的週期,以及戰爭勝負背後的深層原因。

達利歐在書中用富有美感且幾乎平行的多條曲線,講述歷史上多個帝國富有規律性的興衰週期。在上升階段,該帝國會有多場戰爭的勝利作爲階梯;而在下跌階段,遇到戰爭失敗則變得不可避免。「達利歐曲線」可以解釋歷史上的帝國戰爭,也同樣能解釋爲何2000年以來處於下跌曲線的美利堅帝國爲何場場戰爭中都最終帶來悲劇。

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是圖特摩斯三世在古埃及上升週期裡的連續勝績,或者美國想從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敘利亞戰爭之後再度用烏克蘭戰爭去護持霸權,卻最終都是事與願違,原因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作爲中國學者,我無意爲俄羅斯辯護。我只是不喜歡西方政客嘴裡對俄羅斯看似大義凜然的道德虛僞罷了。中國人不喜歡戰爭,在兩千多年前諸子百家中就有「墨家」講述「兼愛」「非攻」的哲學,孫子兵法中也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教誨。儘管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農民起義,但中國的確是世界歷史上最少向周邊國家發動軍事行動的大國。

在對外衝突上,中國人第一講求的是「天時」。時機不到,再強的軍事力量也必然在戰爭中失敗。從這個邏輯看,俄烏衝突沒有贏家。儘管短期內美國佔了便宜,但從長期看,美國也可能是輸家。

不過,在西方政客眼裡,戰爭是能賺錢的,何必管顧戰爭的殘酷性呢?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曾經發生過的14600多次戰爭,累計364億人因戰爭而死亡,戰爭損失的財富若摺合黃金可以鋪一條寬75公里、厚10米環繞地球一週的大金帶。試想一想,沒有戰爭,人類會有怎樣的繁榮啊?(作者爲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