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業歡呼 籲解除禁團令

兩岸若順利重啓觀光旅遊,國籍航空營運可望吞大補丸。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國臺辦24日宣佈將採積極措施推動旅遊在內兩岸交流合作,我航空業「樂見其成」,將關注政策動態,依市場需求與客源變化規劃運能,觀光旅遊業者都認爲,大陸再釋善意,期待政府重啓交流對話,順勢解除禁團令,兩岸同享觀光紅利。

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蕭博仁代表業界提四步驟:先解除禁團令、增加兩岸航點與航班、全面開放交流團及恢復平潭兩岸航線。

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建議政府,最好立即宣佈起就全面開放,讓來臺旅遊的陸客增加到500萬人,加速平衡觀光逆差。鳳凰旅遊總經理卞傑民表示,大陸市場以往貢獻也非常可觀,衷心希望雙方能用理解善意化解隔閡,早日解除限制正常發展。

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希望兩岸能朝人員交流正常化、專業交流常態化發展;雙方減少政治干擾、讓兩岸的人員交流通暢,纔會有善意的堆疊而不是相互惡意的累積,造成局勢的誤解甚至誤判。某上市櫃旅行社業者直言,「我們都準備好了,就等520就職演說一句話!」

陸客來臺最高紀錄在2018年達418萬人次,去年僅22.6萬人次,兩岸15個定期航點,大都是商務客爲主的一線城市,遊客來往爲主的二、三線城市不在其中。

法人表示,現有15個定期航點每週最高可飛420班,夏季班表顯示每週只飛303班,僅及疫前50%,載客率不理想是關鍵,旅客多爲商務、探親等剛性需求,少了最大宗的觀光旅遊客,國籍航空對在大陸加開航點或增班都保守以對。

兩岸若順利重啓觀光旅遊,國籍航空營運可望吞大補丸,極盛時期,華航兩岸航線營收佔比近2成、獲利佔比高達4成。含華信在內的華航共飛航八個大陸航點,每週62班;含立榮在內的長榮航空共飛航大陸七個城市,每週54班。星宇航空自3月底起開航臺中-澳門,並籌備開闢臺北─香港航線,預計第三季初首航;虎航除現有澳門航線外,計劃開航香港、爭取大陸航權,評估福州、廈門、天津、無錫、張家界等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