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哪來這麼多的不得已?該反思什麼?

首先是唐玄宗因安史之亂、「不得已」殺楊貴妃的例子。在締造開元之治後,唐玄宗逐漸怠政、眈於逸樂,寵愛楊貴妃,政事由權相李林甫把持,李林甫雖然專權亂政,但尚能穩定政局、居心叵測的邊將安祿山對李林甫還是頗爲忌憚;李林甫死後,玄宗重用擅權弄法的楊貴妃堂兄楊國忠爲相,又更信任安祿山,安祿山卻和楊國忠爭寵,互相詆譭。玄宗卻認爲政事交付宰相,邊防由邊將負責,可高枕無憂;然而唐玄宗驕奢逸淫、又對外用兵,加上政務在楊國忠主持下,每況愈下,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加劇,給蓄謀已久的安祿山有機會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爲由,發動安史之亂,叛軍長驅直入,攻陷唐都長安,唐玄宗提前倉惶出逃,行到馬嵬坡,隨行將士發生譁變,殺了楊國忠、又迫唐玄宗縊死楊貴妃,「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可說是描寫了唐玄宗的傷感及不得已;然而,此「不得已」卻是他先前衆多決策錯誤的累報。

漢景帝爲平息七國之亂、殺了原先極爲寵信的晁錯,也充滿了「不得已」。漢初採郡國並行制(既設郡縣、又封諸王),漢文帝時期,採用「衆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將一些大國拆爲更多小國,削弱各王力量。景帝爲太子時,因故錯手砸死吳王太子,埋下吳王忿懟的遠因;景帝繼位後重用晁錯,當時各王與中央矛盾已大,晁錯上疏主張諸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故削是「不得已」、必須要削;一些大臣雖然反對晁錯的主張,但景帝極寵信晁錯,決定削藩;吳王便聯合其他諸王以「誅晁錯」爲名聯兵反叛,當時反對晁錯的其他大臣建議景帝殺晁錯以平亂,景帝便「不得已」殺了晁錯,但各王依舊不退兵,直到景帝出兵才真正平亂。

晁錯的悲劇,源於兩個錯誤的「不得已」:第一,削並不是「不得已」必須削,至少之前的漢文帝推行的策略、與之後的漢武帝推行的「推恩令」,都有效地縮減了諸王的力量,展示了除了「削」之外,其實是有別的選擇;第二個「不得已」是景帝的錯誤,單憑「不得已」殺了晁錯,並不足達到平息諸王的目的。

三國曹魏時期,滅了蜀漢的鄧艾則是幾乎犯下「不得已」壯士斷腕的錯。當時曹魏雍州刺史王經中蜀將姜維的疑兵計,貿然出擊被姜維擊敗,陣亡數萬人。姜維大勝,讓鄧艾在內的衆多曹魏將領建議避開姜維鋒芒,鄧艾認爲「腹蛇蟄手,壯士解其腕」、應該暫時放棄隴西地區,與姜維展開持久戰。另一位將軍陳泰卻認爲姜維用兵策略錯誤,魏軍情境並非如此惡劣,故應該火速派兵援救,才能扭轉戰局。最終,魏軍按照陳泰的構想用兵,陳泰此舉出乎姜維預料、得以擊退姜維,穩定了隴西戰局。鄧艾太早認定只剩一種方法而推演出了「不得已」,幸而有旁人指出另外的可行之路,否則將犯下錯誤。

前述史例對照萊豬公投,殺楊玉環的「不得已」,提醒掌政者應該檢視過去到底做錯了哪些決策,致使今日必須求全民吃萊豬以解國際經貿困局,那樣的決策觀點視野如果不改,日後必然會有更多的「不得已」要犧牲;殺晁錯的「不得已」提醒掌政者,這種「不得已」的作爲,真能達到目的嗎?單憑吃萊豬,就真能加入經貿組織嗎?如果還有其他作用更強的因素,不先處理那些強大因素,吃萊豬有用嗎?鄧艾主張退兵的「不得已」,提醒掌政者該思考是否還有其他免於傷害民衆健康的方法,可以討好全世界想進萊豬給臺灣的國家,以求加入經貿組織。

故而,造成「不得已」的既往決策視野是否要改?只剩下「不得已」這條路嗎?「不得已」的這條路能達到目的嗎?都是決策者在發現自己處於「不得已」決策情境下,該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