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振興」

但「振興」二字,無疑是個動詞,意即「如何進行」纔是重點,而「如何進行」(how)又與「爲何投入」(why)環環相扣。以振興商圈爲例,近年來若干商圈的指標性商家,如六福皇宮、東區江浙名店永福樓、臺北第一家得來速天母麥當勞等陸續歇業,被外界視爲商圈沒落的莫大警訊,從而催生出各式各樣的振興計劃;筆者管見以爲,若無法根本理解爲何要振興商圈,即有可能採用錯誤的振興方式,最後不僅無法振興商圈,反而激起不必要的對立與分化,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此話怎說?如果計劃目的是要振興某特定商圈,就會規劃一系列吸引在地消費者的促銷方案或大型活動,也會因此設定具體量化的評估標準以衡量效益(如參與人次、消費金額等),在整體消費者人數變化不大的前提之下,此舉毫無疑問會在短期內吸走其他商圈來客,本質上是一種損人利己的做法,效果可以維持多久?在地商圈會喜歡這種曇花一現的消費榮景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計劃目的或許會調整成振興某特定區域,重新打磨該區域內各商圈的不同定位與屬性,以吸引區域外消費者流入;調整後雖較振興商圈更上一層樓,但由於客觀條件未大幅改變(像是整體消費者人數),故執行做法極易大同小異,不過只是規模變大、投入資源變多,究其本質並無二致,同樣是以鄰爲壑,且更易激發區域或城市間的激烈競爭、針鋒相對。

該如何是好?難道坐視沒落直到衰敗嗎?當然不是。「振興」的目的應該着眼於整體社會,合宜做法是「把餅做大」,利用臺灣身爲華人文化中心的根本利基,揉合獨樹一幟的歷史軌跡,開展出臺味濃重、無可取代的吸睛魅力,由每一個人文薈萃的在地商圈出發,交織層疊出一個擁抱世界、送往迎來的東亞文創島。

重生後的西門町商圈就是個最好的例子,2014年以前的西門町根本稱不上是臺北主要觀光遊憩區,但自2015年的「西區門戶計劃」以來,西門紅樓的累積參訪人數超過1,600萬人,平均每個月有超過3萬名的觀光客造訪紅樓,人們既然踏進紅樓,順理成章會選擇西門商圈消磨午後,往來不絕的熙攘人潮很自然讓鄰近商圈顯得生意盎然。

這種正向轉變的強勁動能,很大一部分來自於「西區門戶計劃」的根本目的,是藉由打造臺北市新舊並陳的首都紋理,定義日後的國際座標與定位,所以精雕細琢出充滿文創色彩的人文地景,如紅樓、國史館、中山堂等,還有從臺北車站行旅廣場一路延伸至北門廣場的國門意象,不僅吸引國際旅客佇足,也帶動知名與新創品牌交錯的文創聚落萌芽,成就了脫胎換骨後的西門商區。

國外的案例也不勝枚舉,像是盛極一時的東京六本木,在泡沫經濟後期盛極而衰,並衍生老舊社區的防災與治安問題,後經大規模都市更新,以重塑住商混合、人文藝術等複合機能的時尚新都心爲整體目標,歷經近廿年的努力,終在2003年落成「六本木之丘」(Roppongi Hills),除吸引許多跨國公司進駐外,更成爲熱門旅遊景點,根據日本旅遊局統計,2004年六本木之丘的遊客人數,甚至超越東京迪士尼樂園。

綜上所述,「振興」帶來希望,但方向無誤的「振興」才能醞釀出豐碩甜美的果實,祝福所有志在「振興」的有心人,都能在正確的道路上日起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