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股》玉晶光看Q4營收優於往年同期 明年樂觀看待(2-2)

郭英理表示,潛望式鏡頭基本上分兩大類,一種是自動變焦羣組,這方面技術也是很嚴謹,另一種是反射式正統的潛望式像潛艇鏡頭,潛望式鏡頭因是非常遠的距離,對溫度及環境要求高,客戶多一片玻璃防阻溫度跟環境的變動,有時亦依客戶需求搭配菱鏡,由於菱鏡非常小,如何怎麼把這麼多小東西放在一起,組裝非常有技術性,必須有自動化及工程上的專業,以及先進製造與良好的測試,我們潛望式鏡頭早在3年前就開始大量生產,這兩種我們都有出貨的經驗,良率也可以達到預期目標,目前是有信心,也按照客戶規劃執行,都有順利出貨給日系、美系及中系客戶,我們也持續從經驗中精進化,把良率及效率拉高,我們已有一些突破,目前來說都算順利。

在G+P鏡頭方面,郭英理表示,G+P的玻璃鏡片有研磨玻璃及模造玻璃兩種,由於客戶感光元件愈做愈大,爲了提高解析度以及溫度上升,客戶提出希望能解決問題,我們就會多一片研磨玻璃,模造玻璃因爲可以做出非球面玻璃,可以取代傳統研磨玻璃1.5片到2片,且模造玻璃優點在於對溫度敏度度沒有塑膠那麼敏感,因此在外面天氣變化及環境變化時,所受到影響比塑膠鏡片好,我們會盡可能用塑膠鏡片,但會看使用環境。如果嚴苛的話會跟客戶配合多一片研磨玻璃或模造玻璃。

玻璃研磨玻璃及模造玻璃生產技術要求很高,其中模造玻璃在AR或特別特別小鏡使用是蠻方便,但製造精度及模具要求是非常嚴苛的,汽車/AR/VR特殊環境類產品,用研磨玻璃或模造玻璃,目前我們在模造玻璃部分主要佈局RD/生產/自動化製造,也有一個侷限度的產能,以及特定協力廠商與合作伙伴,解決模造玻璃量產客戶需求。

至於鏡頭未來的發展趨勢,陳天慶表示,手機鏡頭的設計是取決於感測元件的規格及自身的生產技術,因爲近年來感測元件在畫數以及尺寸上仍然持續發展,所以手機鏡頭朝高畫素及望遠升級的這個趨勢應該不會改變,例如:未來手機鏡頭的畫數有可能會到上億、爲了拍出來更真實的照片使得SENSOR的尺寸變大、前鏡頭尺寸會越來越小且搭配VCM達到自動對焦效果、後鏡頭則增加近拍的功能且對夜視的品質要求更高、潛望式鏡頭的光學變焦倍數也會持續一直增加,以上這些趨勢都會使得光學鏡頭很難生產,挑戰越來越高。

針對大立光訴訟一事,陳天慶表示,大家所關心的訴訟事件,並未影響客戶的下單及公司的營運,本人再次重申,我們擁有上千項的光學專利且非常重視智慧財產權,所以否認有侵權之行爲,目前已經透過律師準備相關文件來捍衛公司的權益,因爲尚在訴訟階段,所以不方便透露太多的訊息,未來若有進一步的結果,我們會再跟各位投資人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