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淘汰賽究竟多殘酷?尺寸稍微動了動,就要了這些人的命!

市場環境越嚴苛,容錯率就越低。

萬萬沒想到,就在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組件領域,還能發生顛覆式創新:同樣一塊2382mm*1134mm的標準尺寸組件,使用效率一樣的N型TOPCon電池,如果用210R,竟然比182方片在功率上足足高出30W!

光伏淘汰賽戰事正酣,利潤是一分一分地摳,功率要一瓦一瓦地算。如果僅僅因爲用了182方片電池,雖然玻璃、膠膜等輔材和別家一樣,但在功率上卻要輸給210R30W,這誰能受得了?

最近一年來五花八門的硅片與電池尺寸

01昂貴的組件尺寸

硅片、電池、組件的尺寸以前本來就沒統一過,一直各家幹各的。雖然,這種混亂會給玻璃等輔材造成很大麻煩。別人家的麻煩,對於組件企業來說只是別人家的事。做企業,自家的麻煩纔是真麻煩。後來,如果不是高漲的海運運費,讓組件企業感覺到了麻煩,統一組件尺寸這事,恐怕還不會進展得這麼順利。

2023年,11家頭部光伏企業終於下定決心,統一組件尺寸:2382mm*1134mm。因爲這是在海運上最省錢、而且210和182兩大陣營都能接受的一個方案。

運費爲什麼這麼重要呢?因爲現在海運運費佔組件的成本,有的航線竟然會比硅料還要高。

最近,受紅海危機影響,我國發往歐洲的運費暴漲。一個40尺高櫃,從中國天津港運到荷蘭鹿特丹港,竟然要7600美元。這並不是特例,在前兩年的高運費時代,這個航線甚至衝到過10000美元以上。按照現在7600美元的運費算下來,即便採用目前最合理的組件尺寸,每W組件光運費就要0.2元人民幣。現在,1瓦組件硅耗大約2克左右,1克硅料現在只要5、6分錢,1瓦組件的硅料摺合下來也才1毛多錢。

我國光伏市場大頭在外,運費這一塊就成了最大一塊硬成本。光伏企業一直長於降本,凡是能降的,就一定要想辦法降下來。

海運費用的計算,通常是基於貨物的重量和體積,取兩者中的較大值來計費。組件不像鐵礦石那麼重,只能按照使用的集裝箱數量收費。這就需要在一個標準集裝箱裡,儘可能科學地多塞組件。

海運集裝箱的尺寸是固定的。以最爲常用的海運40HC(高櫃)爲例,長、寬、高分別爲12,000mm,2,350mm,2,580mm。集裝箱的這個尺寸,限定了組件的長、寬、高究竟是多少才最合理。

當然,組件運輸也有其特殊要求,不能水平放置,通常採用側立式包裝方式。該包裝方式優點有很多:不易傾倒、防止隱裂、船舶顛簸受到的震盪衝擊小、包裝可靠牢固、開箱拆箱方便、轉運便捷、項目現場應用安全成熟等等。

事實上,硅片和組件尺寸的創新,往往圍繞集裝箱尺寸來展開。2020年,以隆基綠能爲代表的企業推出M10(電池片尺寸爲182mm*182mm)組件產品。該產品設計的出發點之一,就是利用這種包裝方式在集裝箱裡可以兩層堆疊,能夠實現集裝箱空間的最大化利用。

2023年,以天合光能爲代表的企業推出210R硅片的組件,同樣也是爲了最大程度利用海運集裝箱空間。一個40尺高櫃可極限運輸2382mm*1134mm標準版型光伏組件23託,每託20塊。相較於之前的182版型,這次又提升了5.4%的裝載量。這個5.4%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一個運到歐洲的標箱,能省下將近3000塊人民幣運費。厲害吧。

所以說,2382mm*1134mm標準尺寸組件,既不是光伏企業們爲182方片版型編織的陷阱,也不是妥協的一個產物——只能說182的運氣有點差。畢竟,海運集裝箱尺寸的誕生時間,肯定遠遠早於182這個硅片尺寸,那時甚至都沒有光伏這個行業。

在低運費時代,組件尺寸可以五花八門,浪費一點海運集裝箱的空間也無所謂;在組件高毛利時代,同樣面積的組件,功率上高點低點其實也無所謂,輔材差不了太多,每瓦單價上一樣就行。但是現在,在海運費用高企、光伏企業極致降本的當下,這就變成了一個致命的問題。

而結果就是,按照統一的組件標準來,每塊182的光伏板,就要比210R少30W!

02 隆基已加入210R陣營?

正因爲在功率上的絕對優勢,210R-66版型組件在最近一年來異常火爆!

據統計,現在推出TOPCon 210R-66產品的組件企業,包括晶科、天合、晶澳、通威、隆基、阿特斯、正泰、一道等等,幾乎囊括了TOP10企業。

對,你沒有看錯!就連182硅片產能最大、產量最多、反對210最積極的光伏大哥——隆基綠能,也做210R-66版型組件了!市場纔是最好的老師,光靠嘴硬顯然不行。最近,在"泰睿"新品硅片發佈會上,隆基綠能對於硅片尺寸的口風也改了,表示“客戶需要什麼規格,就提供什麼規格的產品。”

讓我們繼續用數據說話。下面這張圖來自通威股份的產品手冊:該210R-66雙玻組件的功率爲625W。若是同樣尺寸組件(2382mm*1134mm)、採用同樣效率的電池,182-72版型組件功率只能做到595W。210R-66版型高出足足30W!

更關鍵的是,210R-66版型在提升組件功率上,方法是普遍的、通用的、簡單的。當然,由於各家企業採用的電池效率不同,功率提升幅度也有所差異,但210R比182方片提升25W,在行業中已屬平常。未來,隨着電池效率進一步提升,同一面積、不同版型的組件之間,拉開的功率差距將會更大。

在此我們也倒算一下。一位TOPCon電池專家介紹:“組件端工藝完全不變的情況下,182標準版型的組件功率若是也要實現625W,TOPCon電池的入庫效率要提升到26.5%才行。”目前,頭部一體化企業外採N型TOPCon電池片的起拿效率是24.7%。就這個起步要求,就已經刷掉市場中的一半大TOPCon電池新玩家了。

從成本來看,現在硅料、硅片價格均處歷史低位,210R硅片較182方片多出來的切片等成本,已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讓人感慨的是,電池技術的研發投入是天量的,硅基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提升也已經接近天花板。但是,就是在組件這樣一個傳統的環節,因爲海運費用的“卡脖子”,居然能基於硅片尺寸實現這樣顛覆式的創新。這種創新是四兩撥千金式的。當然,對於182方片來說,也構成了降維打擊。

03尺寸的變化,是另一種大洗牌

如果說單晶淘汰多晶、N型淘汰P型是革命、是洗牌的話,那麼因爲硅片尺寸的變化,竟帶來30W效率的提升。這種功率上的提升效果,甚至已經接近N型對於P型所取得的優勢。這當然也是一種革命,是210R對於182方片的革命。

邏輯很樸素:組件面積不變前提下,增加硅片(電池)面積,進而增加組件功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攤薄人工成本、運輸成本,以及支架、逆變器等系統端的成本,並節省土地資源。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硅片生產工藝大提升的同時,硅片尺寸也在不斷創新,從2008年的156mm時代提升到2018年的158、166mm,以及現在的182mm、210mm。

隆基綠能的江湖地位,成就於單晶硅片技術路線、成就於金剛線切割技術,也成就於更大尺寸的硅片迭代較小尺寸的硅片,並一舉掌握硅片尺寸的話語權。

但是俗話說,成就你的,也必將束縛你。

硅片龍頭隆基綠能的182硅片產能和產量天下第一,這成爲隆基的路徑依賴,也成了隆基的束縛,限制了公司對於硅片尺寸的追求。這就像隆基同樣被龐大的P型電池產能拖累一樣,錯失N型TOPCon。大家不要忘記,在PERC時代,組件天下第一的隆基又曾經何等風光。

2019年,TCL中環推出210尺寸產品。當時182、210各有優劣,兩大陣營對壘下來一時難分輸贏。原因是多方面的:210在當時已是光伏硅片尺寸的極致,不同版型組件間的經濟性差異並不大;當時集裝箱運輸更青睞於邊長爲1134mm(182-72)的組件;硅料價格高,硅片切片成本高,造成矩形硅片成本過高,市場條件並不成熟。

現在,市場環境已經發生深刻的變化。 硅料降了,市場捲了,182、210的對峙,也終於要結束了。

隆基的老產能佔比很大,但是硅棒是重資產投資。淘汰182,並沒有那麼容易。隆基綠能公告顯示:2018年底,公司單晶硅片產能已達到28GW;2019年底,硅片產能達到42GW。這部分單晶爐的爐鏜直徑小,所拉出的硅棒,是無法開方出來210硅片的。

另外,到2022年底時,隆基單晶硅片產能已達133GW;2023年上半年,鄂爾多斯46GW單晶硅棒硅片項目投產;至2023年底,公司計劃單晶硅片年產能達到190GW。所以從理論上,隆基近兩年新建的硅棒產能,應該還是可以向上兼容210的。

去年12月16日,在停止硅片報價3個月後,隆基綠能重新開始向市場報價,並且新增了N型M11硅片,其尺寸爲182.2mm*191.6mm。估計這就是老的拉晶爐尺寸改進提升的極限了——只能這麼粗。

隆基雖然自救,但作用亦有限。一道簡單的數學題:182.2mm*191.6mm矩形硅片雖然對功率提升也有幫助,但是仍然不及210R。

InfoLink預計,2024年矩形硅片產品佔比將持續提高,全年佔所有產品類型出貨30%。

光伏圈普遍預計:2024年2季度、3季度矩形硅片將會快速提升,2014年4季度,182方片將會加速退出市場。

04 擁抱大尺寸,誰更義無反顧

舊王跌倒,新王吃飽!

光伏行業洗牌的機會來了,其他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也來了。當隆基還在淘汰182產能、擁抱210R上遲疑之時,各家光伏同行們卻已迅速行動。

“隆晶晶”中的另外兩家:晶澳確定182*199矩形硅片,利用對稱及非對稱切割,實現了“1種硅片尺寸,5種組件產品(尺寸)”,其中包括且兼容行業常規標準的2278*1134版型,也就是說,能生產出來當下最流行的210R-66版型。

晶科能源並未在尺寸上進行大規模宣傳,但是現在也在發力210系列、700W+的光伏組件。據瞭解,晶科能源僅僅在210R的佈局就超過17.5GW。

另外,原本就屬於210陣營的天合光能、阿特斯、通威股份等,在選用大尺寸硅片上更是毫無負擔。這幾家企業,要麼原本拉晶產能本來就少,要麼就是根本沒有182硅棒產能。

其中,通威股份在接受趕碳號採訪時明確:2024年,公司會把210R-66、210N-66高功率組件作爲主打產品進行推廣。這是通威組件的市場策略。

在大舉進軍組件一年後,通威股份就衝進全球出貨量前五。現在選擇大尺寸、高功率組件,這是因爲通威明顯嚐到了甜頭:

(1) 組件功率的提升,自然降低了運輸成本以及項目BOS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高功率組件也會得到應用端,特別是大型地面電站以及工商業業主的歡迎。

當然,大型地面電站更歡迎210N-66、700W+的組件。因爲大版型的組件在降低項目BOS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的作用更明顯。

(2) 一體化生產中,選擇大尺寸硅片,還可以降低組件的生產成本,改進經營業績。這也就是一體化企業的優勢之一。

通威股份在高功率組件上的選擇,對行業有很強的示範作用。因爲通威一直是擅長把握趨勢的企業:2022年率先意識到行業一體化趨勢對自己的影響 ,大舉下場幹組件;也率先意識到組件價格下跌,提前參與集採招標。

各家企業順應趨勢,選擇210R、210版型,只是走上一條正確的路。若要決勝於光伏市場,要做的其實還有很多。

就拿通威來說,今年若想在組件出貨量上取得更好的成績,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用自己的硅料、自家的電池,充分發揮一體化特長。

通威股份2022年進軍組件的重要原因,就是爲自己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電池找一個出口。現在通威的組件產品100%採用自家的電池。

在n型時代,通威後發而先至,其TOPCon量產電池(命名爲TNC)效率已經做到26.7%!在2024年,通威電池的n型佔比將達70%。另外,公司四十多年的成功歷史,對於一個組件品牌來說,就是最好的背書。

尾 聲

整個商業的歷史、一個行業的發展,和自然進化的規律往往類似,優勝劣汰。

放眼2024,在電池羰,N型TOPCon技術已成爲無法撼動的頂流,在硅片和組件端,大尺寸硅片、高功率組件也已成爲行業主流。誰在高功率組件上態度更明確,執行更徹底,誰就擁有更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