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的一定是最好的?」四款多合一無線磁吸充電器橫評

作爲一名蘋果全家桶用戶,看着桌面各式各樣的充電線真是讓人「頭疼」。

不過時至今日,iPhone、Apple Watch、AirPods已經都支持無線充電了,市面上二合一、三合一的無線充電器更是層出不窮,想要買一款優雅且高效的充電設備,着實是需要下一番功夫。

帶着這個問題,我們也買來了市面上幾個知名品牌的三合一、二合一無線充電器,上至1000多,下至300多。它們幾款也都主打多設備充電,看看誰的體驗更好,誰更適合出差攜帶,跟隨本文一起來探下究竟吧~

開箱+外觀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所以我們也先從最貴的看起。

Anker魔方三合一無線充作爲一款在蘋果官網上架的充電設備,售價1198元。

是的,你沒有看錯,一款充電器賣一千多元,還不是蘋果官方自己的。放眼望去,這在整個充電器界也是非常炸裂的。話不多說,先看包裝。

盒子正面印着充電器圖案和產品賣點:三合一、靈活調節充電角度、輕巧便攜。當然,能上架蘋果官網的配件自然是支持“MFW”、“MFM”認證的。

盒子背面則是充電器的相關參數、兼容設備、生產廠商等信息。不得不承認,Anker的包裝確實師承蘋果,簡約和精緻感撲面而來。

打開盒子,內部有Anker魔方本體、30W USB-C電源適配器、充電線,包裝內部排列緊密,也似乎暗示了它能很好的提高桌面利用率。

電源適配器採用可摺疊插腳設計,這點要給好評,同時它的體積也不大,支持PD協議,平時作爲一個隨身攜帶的充電器也不錯。

就是它的這個做工嘛,有點辣眼睛,如果它沒寫「Anker」的標我還以爲是哪家三流廠商做的充電器呢。充電器表面極易沾染指紋、塑料感強、接縫寬,一些細節地方需要Anker多花些功夫。與本次同樣附贈充電頭的倍思相比,而且同爲30W插頭,倍思的還要比Anker體積要小,做工也要略好一些。

Anker魔方無線充電器本體採用近似正方體設計,重量410g,拿在手裡很紮實很有分量。邊緣棱角獨特切割工藝,整體表面採用 PU 漆面塗層,觸感細膩,不易殘留指紋,就看這顏值,這質感,1000多元沒白花。

Magsafe部分支持0-60°調節,阻尼感很強,磁吸力度也很大。

翻開Magsafe部分背面就是AirPods充電的位置,不過由於本身充電器體積較小,一些無線充電線圈較大的手機就沒有辦法進行無線充電。

右側則爲手錶充電模塊,它本身是藏在充電器側邊的,需要按壓彈出,這個想法非常好。

但是但是但是,這個手錶充電模塊按壓一次並非完全彈出,而是需要再次手動拉一下,阻尼做的很糟糕,體驗並不流暢。

如果說Anker的魔方造型過於“直男”,那麼貝爾金的這款“墩墩桶”二合一無線充電器可以說滿足了果粉對於顏值的要求。

不過就包裝來說,貝爾金的這款文字介紹有些太多了,不夠簡約。

拆開包裝後你會感嘆,“盒子外部亂和我盒子內部有什麼關係”,只有一份說明書和一個充電器本體,你要問我線呢?連着本體呢,還不能拆。充電頭呢?哦~不好意思,一切都是爲了 “環保”,需要你額外準備一個30W以上功率的充電頭。

當你看到這款貝爾金二合一無線充電器時,你肯定會說:“這小傢伙長得真別緻”。充電器本體以圓形、圓弧爲主導設計,幾乎沒有棱角,再加上它細膩的觸感,我拿在手裡盤了好久,真不愧是一千多的充電器。

在體積上,這款貝爾金無線充電器做到了小巧不佔地,整體大小比我平時在辦公室用的杯子還小,就算平時不使用當個擺件也挺好。並且我這款是流沙色,屬於低飽和度色系,非常適合ins風、奶油風等桌搭風格。

該設備Magsafe部分支持0-70°調節,平時當個支架用來追劇、看球再合適不過了。再配合iOS 17 Stand By模式,隨手一放,日曆、天氣、待辦事項、音樂等一覽無餘。

如果說這款設備從正面看能打9分,但是要從側面看,那麼它的顏值瞬間從“張元英”變成了“那女的”。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它的Apple Watch充電模塊像一個小尾巴一樣拖在後面,而且它自帶的充電線也不能拆除,這就讓它從證明看和從側面看像兩款產品,這種特性也註定了它只能放在桌面固定位置。

另外,貝爾金無線充電器僅支持兩個設備充電,擴展性相對Anker來說要差一些。

如果說你想要一款顏值和充電錶現都兼顧的設備,倍思這款或許適合你。

光看包裝來說,正面印有無線充電器本體,背面一些產品信息,還算簡潔。

倍思這款二合一磁吸無線充在未使用狀態下沒有絲毫多餘的結構突兀,它本身也帶一根充電線能夠在未使用時自我收納,再加上「按壓式」結構,輕輕一按將伸縮線區域隱藏。規整得就像一個黑色小方盒。使用時只需要一按,便可進行使用。

側邊有一個 USB-C口,可以插入Apple Watch無線充電器,也可爲其他其他設備充電,算是變相“三合一”充電方案。

另外它的Magsafe充電器部分開合角度在60°左右,兼具手機支架功能。

可以說倍思的這款無線充電器實現了“自帶線纜+可伸縮+可隱藏”,實現了一體化設計。不僅擁有極簡的視覺風格,也讓充電更加便攜,而且它的價格只要349元,30W氮化鎵充電頭套裝408元。

最後我們來看看品勝的這款八合一磁吸桌面全能充,顧名思義,主打一個全能。。

從外包裝來說,品勝主打一個實誠,把能介紹的都印在包裝上。

剛打開包裝就有一股“膠皮味”,甚至還有點刺鼻,可能是線纜的味道。內部有充電器本體、一根充電線,一片磁吸環,看來它不僅僅支持蘋果Magsafe磁吸,就算其他安卓手機沒有磁吸功能貼上磁吸環也照樣能用。

從產品本身來看,它採用立式充電站式構造,底部是 USB 快充接口模塊,機身兩側是交流電插座,頂部是可磁吸無線充電區域。一款設備同時照顧 AC 插座取電、USB 有線快充、磁吸無線充三大用電需求,可以說在擴展性上,它完爆上面幾款無線充電器。

它本身也採用 GaNUltra 超氮化鎵快充技術,實現在小身體內放入多口大功率快充。多設備充電時根據設備插入情況智能調整爲 45W +18W、45W+15W、15W+15W 等功率分配策略。快充模塊支持 PD3.0、PPS、QC4+、FCP、AFC 等快速充電協議,主流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均能實現快速充電。

磁吸無線充部分最大翻折角度65°,可以充當一個手機支架使用。

光從外觀和功能性來說,品勝這款就是“硬核”+“多功能”的代表,一款充電器可同時充多款設備,試問上面有哪款設備能做到,而且它的價格也是最便宜的,僅需299元。

充電測試

作爲一款充電器,消費者最關心的還是其充電錶現怎麼樣。我們也知道,蘋果設備想要有最好的充電體驗,除了官方的設備之外,第三方配件也必須支持「MFI」認證,無線需支持「MFM」認證,要不然無線充電功率只能最快達到7.5W。

本次四款充電器中,Anker和貝爾金的都支持蘋果「MFM」認證,倍思和品勝官方也都聲稱無線充電功率最快可達15W,它們究竟是騾子是馬,一測便知。

本次測試我們統一用第三方品牌200W充電器(別問爲什麼不是原裝,因爲蘋果官方20W充電器根本跑不滿這些傢伙),分別測試從5%電量開始充滿一部iPhone 15ProMax所用時間,表格如下:

之後我又測試了從50%電量開始,它們一小時能給手機充入多少電,這個主要是模擬日常使用場景,表格如下:

最後我們測試了充電器滿載情況下,一小時能給手機、耳機、手錶充入多少電,表格如下:

我的測試環境可能與大家的情況還不太一樣,所以以上測試結果僅供參考。也拜託看到這裡的大哥們點個贊,手機耗電慢,充電慢,做這個真不容易~

經過實際測試我們可以看出,Anker、貝爾金、倍思充滿一臺iPhone 15 Pro Max所用的時間其實都大差不差,僅在最後的涓流充電有些許區別,而品勝宣稱無線功率能達到15W,但實際的充電速度遠不及擁有MFM認證的兩款設備,也不如倍思的15W。

使用四款多合一無線充電器1小時爲50%的iPhone 15 Pro Max充電的效果相似,倍思的速度也絲毫不遜色兩款擁有MFM認證的充電器,尤其考慮到其實惠的價格,性價比很高。

當手機電量達到80%後,四款充電器會逐漸調整爲涓流模式進行充電,充電速率相應放緩,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爲我開啓了優化電池的選項。由於iPhone 15 Pro Max在日常情況下,80%以上的電量足以使用超過半天,因此四款充電器從50%開始一小時都能爲手機充入至少30%電,這樣的情況下足夠日常使用的。

而品勝的這款充電器除了充電慢外,發熱還有些嚴重。個人認爲,它的無線充電模塊更多是爲了給耳機等一些小設備充電使用,其他情況還是用它的有線快充比較好。

四款充電器的磁吸力度都很大,帶着無磁吸的PP殼充電也沒有問題,磁吸部位也沒有出現和攝像頭打架的情況,充電體驗都很好。

便攜性

作爲一款充電器,除了充電快慢外,另一個就是其攜帶是否便攜,畢竟消費者買它們也是看重了其多合一的特性。爲此,我們也將四款無線充電器的三圍數據和重量彙集了一個表格,並做了主觀打分,如下:

倍思和Anker均支持摺疊收納,倍思還可以更進一步將充電線收進本體內,而且它的重量也比Anker輕很多,兩款產品便攜性都屬於中上水平。

貝爾金這款在前面開箱的時候我們就說了,由於它充電線不可拆卸和手錶充電器位置的問題,它更適合的位置其實是桌面,放包裡或行李箱內有些佔地兒,如果說你硬要便攜的話也可以,但不推薦,而且它只能同時充兩款設備,這也是它的缺點之一。

品勝這款體積和重量都是它們四個當中最重的,所以它就是爲桌面充電而生的,便攜性幾乎爲0,完全不適合出差攜帶。

選購建議

從實際表現來看,多合一充電的理念可以解決桌面充電線凌亂的問題,作爲居家和辦公使用來說的話,這四款的表現都很不錯,優缺點都很明顯。

最後,基於上述測試數據和個人主觀看法,我爲這四款多合一無線充做出了綜合排名,並且也附帶了它們各自的一些優缺點,如下圖所示:

四款多合一無線充我首推倍思二合一磁吸無線充。這主要因爲它小巧便攜且充電體驗與一千元的Anker魔方相當,其次是它價格合適,只要349元,性價比拉滿,但如果你是Apple Watch用戶則需要單獨另加一根充電線。

只追求完美充電體驗的朋友,推薦你選擇Anker魔方,無論是質感還是做工,它都沒得挑,充電體驗也是這四款當中最好的。如果你嫌官方太貴可以自行去某二手平臺淘一個價格合適的。

至於剩下兩款,貝爾金是爲了顏值買單,前提是別從側面看它;品勝則是適合長期桌面使用,幾乎不能出門攜帶。

好了,相信大家聽了我的介紹也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請給我們留言或點贊,更多內容請關注愛活網,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