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電車電池沒戲?全球最大廠可不這麼想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Robin Zeng)表示,不擔心會產能過剩,事實上,反而會讓更具有技術性的高階產品產能大增。2020年以來,首次接受國際新聞媒體採訪的曾毓羣指出,寧德時代已找到電池充電時間僅10分鐘的解決方案,並想辦法把時間縮得更短。
在講到中國大陸電動車產業現況時,曾毓羣認爲,目前是由市場面所驅使的,跟國外還是由政策面爲導向有所不同。業界中,有些公司表現不好掉隊的話,自然就會出現整合。
寧德時代幾乎爲市面上所有知名汽車製造商提供電池,包括美國特斯拉、德國福斯,甚至日本豐田。總部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的CATL,2023年營收4,009億人民幣,約560億美元,若跟2020年自己的營收相比,大概已膨脹高達8倍。
激烈競爭下,雖然電動車廠之間的相互整合,可能會讓電池製造商的客戶數量減少,但曾毓羣充滿信心指出,需要進一步擴大更先進的技術,並滿足消費者需求,像是更快速的充電,以及在低溫環境下電池的性能會更好等。
因此,寧德時代正在研究多種解決方案,包括更高端的鈉離子電池,但成本可能比鋰離子的還要低。曾毓羣認爲,雖然鈉電池在寒冷的氣候下表現更佳,但也很難說這些新電池產品需要多久纔可出頭天。
彭博社指出,寧德時代的電池產品以不貴且耐用,在全球市場中打響知名度,主要是使用磷酸鐵鋰(LFP)當作陰極材料,所製成的鋰離子電池提供較高的能量密度,讓電動車在充完電之後可以開得更遠。
曾毓羣表示,寧德時代將藉由這些電池跟鋰離子混配,來解決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較低的問題。另外,CATL也研發了一種續航力道達1000公里的電池,且正在研究凝聚態電池(Condensed Battery),因安全好與密度高,未來可望用在飛機上。
研發技術實力雄厚的寧德時代,也被全球電動車銷售趨緩所傷,目前市值較2021年12月高峰期1.6兆人民幣,少掉一半左右。2021年時,中國大陸包括混合動力與純電動車的新能源車輛,銷售業績幾乎大增兩倍。
中國大陸調研單位CPCA(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估計,這些新能源車的成長幅度,將從去年36%降至今年25%。
雖然寧德時代的市值大減,但還是相當的龐大,不只佔了中國大陸一半的市佔率,同時,也遙遙領先韓國最大的電池業者LG Energy Solution。目前,寧德時代持續成長,去年淨利大增44%,高達441.2億人民幣,超乎市場預估。
最近,電池的主要原物料價格都在直直落,寧德時代也成爲最大受益者之一。像是中國大陸碳酸鋰現貨價,跟2022年11月高峰期相比,已狂跌84%左右。鎳金屬因供給過剩,價格也大幅下修,跟高峰2022年時相比,也重挫至少60%。
56歲的曾毓羣在2011年創立寧德時代,當時北京政府把電動車列爲國家發展優先事項。在2018年寧德時代成功上市後,擁有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元的曾毓羣早已成爲億萬富翁。根據彭博社資料,曾毓羣淨資產高達272億美元。
除了產經面以外,還有政治面也會影響公司的前景。對寧德時代來說,地平線上最黑暗的一片烏雲大概就是地緣政治。以歐盟來說,在調查中國大陸是否涉及不公平的補貼政策,搞不好中國大陸電動車日後出口至歐盟,得另外付高額的關稅。
更不用說敵意濃厚的美國,還特別通過IRA(通膨降低法)來打壓中國大陸的電動車生態圈。不過,曾毓羣僅淡淡地說,會與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建立經得起政治動盪的關係。至於今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這位寧德時代老闆也比喻爲一部娛樂性質的電影,但自己沒時間多看,因爲必須把重心放在技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