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供不應求 亞洲天然瓦斯現貨續漲

根據業內消息,8月份運到東北亞液化天然氣平均價格,預估每標準單位已達37美元,周線漲0.5美元或1.4%。能源燃料調研單位ICIS認爲,市場對天然氣看法一致趨漲,故價格在幾周內已大漲 60%,預估還會再往上。

ICIS補充,上述主因是俄羅斯慢慢縮小對歐洲地區瓦斯供應量。同時,美國自由港6月初發生爆炸,港內若要回歸正常可能需時3個月之久, 因爲有家LNG年產約1500 萬噸的工廠被迫暫時營運。所以,天然氣缺口在短期內再次迴歸正常,坦言實屬不容。

爲了每年冬季的固定需求,對亞洲能源業者來說,目前都會在此時逐漸買進不同能源燃料,然後再進行各種加工分裝,以便因應年末各方需求。以液化天然氣來說,在產地淨化處理後,再經至少攝氏零下160度超低溫液化,將體積縮小至千分之一左右,便於儲存以及運輸全球各地。

同時,液化LNG經過大量水資源處理,加以熱交換之後,對魚塭業者來說,就像天下掉下來的禮物。因爲,這些經過熱交換的大量剩水,水溫大約在攝氏22到24度之間,可提供飼養魚只較爲舒適生長環境。

亞洲能源進口商雖相互競價,但還是可以拿到想要的數量,因此維持亞洲天然瓦斯價格高檔不墜。Gazprom(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表示,經由波羅的海從俄羅斯到德國的北溪1號油管,容量將大減60%。同時,北溪1號7月已排入歲修,供應應該更爲吃緊。

調研單位標普全球大宗商品(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日前預估,運至西北歐的LNG價格爲37.432美元,較荷蘭天然氣交易中心(TTF)8月價格少3.5美元。同時,也對9月日本以及韓國交易價格,更要少約5美元。

相較於另一種能源的需求量,亞洲也可能出現成長變數。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中國大陸的需求前景,現在也看不太清楚。雖然當地已慢慢重新開放部分地區,但不知道陸企的成長反彈速度能有多少。

但經由現在情勢來看,中國大陸政府誘因政策若有限,未來景氣復甦恐堪慮。因爲經濟成長與原油需求劃上等號,中國大陸一旦成長力道縮減,全球油價未來漲幅有多少難說,但目前還是有表現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