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美禁令傷不到 晶片設備大廠:今年中國營收旺到爆

總部位於加州的科林研發(Lam Research)與荷蘭的艾司摩爾(ASML Holdings NV)此番發言顯示,對於該產業而言,今年中國這個大客戶帶來的業績可能超出先前預期,因爲該國對電動車(EV)晶片等製程較成熟的半導體需求非常強勁。

這兩家公司的上季獲利都優於市場預期,但受到記憶體晶片市場低迷不振影響,科林上季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

科林研發週四股價逆勢大漲7.2%,其第三財季(截至3月26日)營收38.7億美元、每股盈餘6.99美元,優於市場預估的營收38.5億美元、每股盈餘6.53美元。

半導體微影設備大廠艾司摩爾第一季營收達67億歐元、稅後淨利達20億歐元,表現優於市場預期。首季新接訂單金額達38億歐元,其中16億歐元爲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

兩家公司表示,儘管美國在去年10月以北京當局利用美國的晶片製造技術進行軍事現代化爲由,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祭出規模與力道空前的管制,但他們預期未來幾個月對中國客戶的銷售額可望大幅成長。

科林已經受制於美國的出口管制,而今年晚些時候艾司摩爾也將面臨荷蘭政府對出口中國祭出的新規定,但截至目前爲止,這些規定都隻影響用於製造最先進晶片的設備。

科林和艾司摩爾表示,在中國提高「生產自給率」之際,中國客戶正在採購可製造用於電動車、手機和個人電腦等成熟製程晶片的設備。

以科林來看,該公司原本預估美國政府對中國祭出的出口限制將導致2023年營收短少20億~25億美元。但公司高層週三在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在收到美國政府釐清貿易限制的通知後,我們發現可以向中國出口的產品超過先前預期,預計今年下半年將開始出貨這些原本以爲被禁售的產品,而這些設備價值約「數億美元」。科林並表示已經收到約5億美元的預付款,且主要來自新客戶。

艾司摩爾公佈積壓訂單已經達到約390億歐元,相當於約兩年的設備出貨量。執行長Peter Wennink在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製造成熟製程晶片的中國客戶約佔這些訂單的30%,較去年11月份的佔比大幅提升。當時該公司表示積壓訂單約達380億歐元,中國客戶約佔18%。

Wennink表示,這些中國晶片製造商聚焦於電動車等市場。與燃油車相比,電動車需要更多晶片,而這些晶片大多不需要艾司摩爾最先進的製造設備。他並表示,這就是爲什麼成熟製程的半導體業務非常重要,需要增長,而這也是中國非常強大的領域。